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11月27日

走近龙正贤的石头们

——来一场逆时光的旅行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浩

玉石、角石、三叶虫化石、小贝壳化石、鹦鹉螺化石……花垣县柑子园社区的一栋民房地下室里,陈列着数百件各式化石藏品。一件件化石藏品,或曲纹如波,似巨浪翻腾;或雪白如花,似秋菊怒放。这里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龙正贤的家,走进他家,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化石博物馆。

龙正贤今年86岁,满头银发,面目慈祥,走路略有蹒跚,但他思维清晰,说起话来精神抖擞。尤其是说起寻石往事之时,仿佛所有时光,都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1

1997年是龙正贤从教育系统退休的第4年,也是这一年,他在花垣县双龙镇发现的三叶虫化石藏品被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收藏。这给了他极大信心,让他正式踏上化石收集之旅。此后,他先后自费到北京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地拜师取经。

一边寻石,一边雕刻。二十多年来,他雕刻的作品越来越多,精品频出。其中《中国地图形砚》被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收藏,《龙凤砚》被国家民族博物馆收藏,《奥运地图龙砚》被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组委收藏……

2015年,龙正贤入选湘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同年,他的作品《九龙化石砚》被评为“最具公益推广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他本人被评为“湖南省最具影响力传统技艺大师”。

2

《精准扶贫树》是龙正贤近几年最得意的作品。

56个鹦鹉螺作为树上的果实,代表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全部脱贫致富。龙正贤介绍:“现在,石料都已经备好,我要雕一块十八洞村的大寨门,雕出精准扶贫广场上座谈会的盛况。”

年事渐高,龙正贤出手雕刻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多数时候都是他来指挥,徒弟动手雕刻。多年来,龙正贤已成功带出35名徒弟,目前还有5名徒弟在学。

“这一刀下在哪里,要刻多深,都在我的脑海中。”

翻开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寒武纪》一书,龙正贤指着其中一页三叶虫化石说:“全世界三叶虫有两万五千多种,湘西有六十多种。这六十多种三叶虫中,有一种就是由我的姓氏命名的,叫龙氏虫。”

多年的寻石经历,龙正贤已经不仅是一位石雕传承人,更成为了研究湘西三叶虫化石的专家。在他的手中,化石与石雕都焕发出了更耀眼的光芒。

3

2002年7月,位于花垣县双龙镇的金钉子,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批准为全球地层年表寒武系的首枚金钉子。这也是寒武系确定的第一颗金钉子,湖南的首枚金钉子。

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国际地质学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因此它的确立是地层学研究的一项极高科学荣誉,历来是世界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激烈竞争的领域。

龙正贤和儿子龙晓红抓住这个机会开发地质研学旅游项目,注册了花垣县金钉子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他们的研学课程里,就融合了湘西地质和湘西景区。

他们的研学课程,从花垣县石栏镇、边城镇拓展到龙山县里耶镇和永顺县芙蓉镇、万民乡等地。研学课程将化石世界大揭秘、化石的采集与修复、地理地质探索与发现等内容与原生态苗族村寨、民族生活的乡土考察相结合,在融合地理、生物、历史、人类学等多学科视野中,打开时间的封印,同时也发现湘西的民族文化与性格,理解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历史的传统之美。

2019年,龙晓红接待了上百个研学团队,他激动地说:“2020年,湘西地质公园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先后获评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2021年度湖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我们湘西州地质研学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世界上有许多神奇与奥秘之物,在过去的时光中静默安详地存在,见证了沧海桑田,记录着地球与生命的冒险历程。或许一场地质研学,就可以奔赴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 2022-11-27 ——来一场逆时光的旅行 1 1 团结报 c101179.html 1 走近龙正贤的石头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