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11月28日

罗晓兰:我就是想为高新区做点事

节假日里执委妈妈带孩子们去郊外游玩。

疫情面前罗晓兰第一时间穿起了志愿者马甲入户登记宣传。

执委妈妈们的心愿就是孩子们健康成长。

孩子们的生日会罗晓兰(前排左三)总是积极参与。

有执委妈妈童年更美好。

执委妈妈们陪伴成长更关注德与行。

湘西州“最美执委妈妈”。

湘西高新区妇联“优秀爱心妈妈”。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施雨润苗

“燕子,你罗妈妈来了!”在湘西高新区溶江中学的运动场上,老师叫住了初一女生麻金燕。正在给同学喊加油的女生一抬头,就看见“罗妈妈”早已站在人群里对着她笑,立即跑了过去。

麻金燕是一位留守儿童,也是湘西高新区妇联“执委妈妈”们的宝贝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她每年的生日,几乎都是和执委妈妈们一起度过的。

“罗妈妈”名叫罗晓兰,是湘西高新区湘西自治州吉凤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同时也是高新区妇联的执委妈妈和巾帼志愿者,个子不高,但她那双爱笑的眼睛总是能让人第一时间就与她拉近了距离。

“罗妈妈,你怎么来了?”燕子拉住罗晓兰的手,好奇地问。

“来体验一下中学生的运动会呀,看和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再顺便支持一下我们的宝贝女儿,拿个奖开心一下。”罗晓兰笑着说。

罗晓兰把“执委妈妈”这个身份看得很重要,也很喜欢燕子这个孩子,经常夸她懂事、省心,同时也担心这孩子“太懂事了”,什么东西都自己一个人扛,就喜欢给她开玩笑,通过轻松的交谈,打开孩子的心灵。工作再忙,她都不会忘记孩子们的“小事儿”,同事们说:“大家经常取笑罗姐,说她下班之后再赶去留守儿童家里‘上班’。”她说:“我也是一位母亲,我知道母亲的关爱对孩子有多重要,尤其是留守儿童,我只想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

从2011年至今,罗晓兰在湘西高新区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这个月有哪些孩子要过生日了?去年生日会上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蛋糕?他们在心愿卡上写的微心愿是什么?谁今年要升学了?事无巨细,一样样都被罗晓兰写在了一个小本本上。

“我记得,那是2014年的冬天,我们去捧捧坳社区的黄晓帅家,还没来得及问清楚他家里的情况,我就忍不住掉眼泪:家徒四壁就算了,一个男孩,没了爸爸,和一个聋哑妈妈相依为命,这日子该有多难啊。”说起当年第一次参加妇联组织的爱心活动,罗晓兰至今仍唏嘘不已。后来她发动公司同事为其捐款,还将自己食堂卡里的余额全部兑换成油米等生活物品,一起送到了黄晓帅家里。“有时候我会给他一点零花钱,让他去买点零食,我总觉得有甜度的童年才叫童年。”罗晓兰说。

2018年,麻金燕成为罗晓兰的结对帮扶对象。得知燕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爸爸妈妈因特殊原因在她出生后就不在身边,罗晓兰很是心疼。平时除了给她买衣服、鞋子、学习用品外,还会给她送去励志故事书,希望她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在面对困境时更加勇敢。作为母亲,罗晓兰当然知道,物质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小燕子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柱和心灵陪伴。于是,罗晓兰和妇联的姐妹们常常带着她参加集体活动。“2020年,我们带着她一起参加高新区的春晚,一起表演节目,她在舞台上落落大方地表演,还赢得了不少夸奖呢!”看到麻金燕阳光开朗的样子,罗晓兰说:“这就是我们执委妈妈们最想看到的。”

今年9月份,麻金燕告别小学升入初中,罗晓兰私下里从老师们那里了解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刚才偷偷地观察了,她和身边的同学一直有说有笑的,看来和新同学相处得很好。就是老师说她数学成绩有点弱,我得鼓励一下她,千万不能让她形成了‘怕’数学的心理,这样以后就更加难提升成绩了。”罗晓兰说。

初冬的阳光洒在操场,罗晓兰和麻金燕边走边聊,你帮我整理头发,我冲你撒娇笑笑,再同时举起右手捏紧拳头和对方做一个加油的手势。这一幕分明就是一对彼此心照不宣的母女俩啊,一旁的同学和老师都投来温暖的眼光。

罗晓兰不仅是孩子们的“罗妈妈”,更是高新区的“宣传员”。今年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罗晓兰就利用下班时间,与妇联的姐妹们带着宣传册走进各个社区进行宣传。“白天大家都要上班,宣传效果肯定没有晚上好呀!”于是夜幕下的社区活动中心、临街商铺、居民楼里甚至街边小摊贩的身边,就多了一道道身穿粉红“巾帼志愿者”马甲的义务宣传员的身影。

一天夜里,在龙凤社区的一家小店边,几个外卖小哥接过她们递来的宣传册打趣说:“你们比我们送外卖还要拼啊,昨天就看见你们在双河社区今天又见面了。”

罗晓兰总是对别人讲:“湘西高新区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也正是这棵大树不仅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片绿荫也给了我广阔的成长空间,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记得2011年刚来高新区,这里还是尘土飞扬的城市郊区,打出租车过来经常被加价。老公说你现在这家公司的收入很稳定也不错了,而那边是一个刚起步的公司,跳槽还是要慎重。”她所有顾虑在面试后都打消了。当时,面试官客气地起身请她坐下,并跟她介绍了公司的未来计划,以及担负着打造“州府新城”的艰巨任务,明言将来的工作肯定会很辛苦,让她回去一定要和丈夫商量好,以家庭和谐为先。高新区建设者的彬彬有礼和创建州府新城的坚定决心,让罗晓兰很是感动,她觉得跟这样的团队一起成长,才能让自己更有价值。

于是她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节奏。“那时候公司刚起步,办公室太小,大家就挤在一起办公。忙的时候,我们女同志就充当炊事员和快递员,给在前线工地上忙活的同志送饭。老公都说我一个会计,竟然去抢厨房阿姨的饭碗。”回忆起当初的艰苦,罗晓兰嘴角不自觉扬起了微笑。

而嘴上拿她开玩笑的丈夫,常常用行动给了妻子支持和鼓励。

2020年元宵节,她和丈夫正准备回老家,突然在微信群里看到,还有好些同志因为在高速路口执勤不能回家,饭都没得吃一口。她对一旁的丈夫说:“要不我们去买些元宵给他们送去吧?”丈夫二话没说立即调转车头,陪她去买了好多的元宵,再一起去高速路口,架起了临时炉灶,为守卡的工作人员端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节日问候。

2013年,罗晓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园区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没想到竟然拿了个三等奖。她说:“我知道自己不会演讲,普通话更是老火的很。但我就是想去,不为拿奖,就想把我这些年看到的,高新区是怎样从一个连出租车都不愿意来的地方,变成了今天全州人民眼里的幸福新都市。高新区的工作者是怎样吃苦耐劳把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热土。还要讲,这片土地带给我的生命力有多么的强大。”讲到激动处,台上的罗晓兰全然忘记了自己顺口蹦出的家乡话。台下同事告诉她:“罗姐,你讲得太好了,我都被你感动哭了。”她说:“不是我讲得好,是高新区确实有这么好。”

“巾帼志愿者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湘西州“最美执委妈妈”、湘西高新区妇联“好母亲”……一本本红色的荣誉证书,都被罗晓兰好好珍藏起来。她说:“现在每当听到有人说想来高新区买房安家时,我就觉得很骄傲,因为我有幸参与了这座城市的蜕变,我也是建设者的一分子。我相信高新区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今年55岁了,但哪怕我退休了,我也会继续以巾帼志愿者的身份为园区服务。只要它还需要我,我就愿意继续为它燃烧。”

“我就是想为高新区做点事!”

(本文涉及的儿童均为化名)

--> 2022-11-28 1 1 团结报 c101275.html 1 罗晓兰:我就是想为高新区做点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