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赐福
闲来无事读了《西游记》,一下子唤起很多儿时的记忆。第一次看《西游记》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电视机在农村还是稀罕物件儿,堂哥结婚,五伯伯为了给唯一的儿子增加结婚的喜庆氛围和炫耀,将自家的那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搬到屋旁边的草坪坝里,在桌子上摆放好,牵好电线,搭好帐篷,放了几天几夜的露天录像。一族人纷纷从自家搬来小板凳,一窝蜂地来看西洋镜儿,从早上一直到天黑,齐崭崭一堆人簇拥在那里舍不得离去……
读完《西游记》原著,更多思考的是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无比坚定的决心;要坚持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要发扬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大格局;不怕艰难险阻。因为意志力是成功的先导,决心是成功的开始,目标是前进的动力,理想是成功的阶梯;学习很重要,可以让你变得聪明;经历很重要,可以让你变得成熟;格局很重要,可以让你变得大气。要坚持从学到做,从做到变,在学中做,在做中变,变则通、通则久,既要学会仰望星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要学会脚踏实地、坚定坚持,一步一脚印、一行一进步。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人生真经。玄奘西游14年,其实就是修心修行的过程。师徒一行五人,每个人都是一种性格的极致表现,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人——苦行僧玄奘。原著里的人物和事件也赋予了太多象征,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也让人有了更多启迪和更深思考。
孙悟空象征的是玄奘的心。孙悟空能七十二变,拥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重的如意金箍棒,金箍棒可大可小,可长可短,随心随性,变化万千,正是代表象征人心的自由无羁与变化多端。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这正是玄奘历经14年共5040个日夜千辛万苦取经的最终距离,然而悟空瞬息可到。书中经常会看到用心猿意马来形容人的内心,因为人心随时可以胡思乱想,只要你去想象,何处何地,瞬间可到,个人的心情也是可以瞬息万变,这些都像极了猴王的那些本领。从成长经历来看,孙悟空从石头缝蹦出来,一无所知,然后上灵台方寸山和菩提老祖学艺,学成归来,大闹天宫,然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500年,观音点化,唐僧解救,一路西行,为唐僧保驾护航,最后成为斗战胜佛。一个人一颗心的修炼过程,从最初的懵懂无知,然后在不知天高地厚中叛逆成长,最后到斗罢艰险、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成熟成功,真正是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这也佐证了经历的重要性。孙悟空能成佛,与他非凡的胆识,面对磨难敢打敢拼敢抗、积极进取不放弃的态度密不可分,取经能够成功,他贡献最大。同时从孙悟空的成长阶段看到格局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当他是猴王的时候,他身边就有一群猴,他眼里只有花果山,他的朋友兄弟都是妖精;当他是齐天大圣的时候,三界之内任他遨游,三清五帝、大罗神仙成了他的朋友;当他是斗战胜佛后,他更是无所不能,我将无我,位列仙班,成仙成佛,眼里已经是芸芸众生,代表束缚和规矩的紧箍咒早已消失不见,与当年那个弼马温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猪八戒代表的是玄奘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不例外。并且,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欲望也往往是很宽容的,唐僧对八戒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里,八戒把人性的欲望、贪婪、懒惰和圆滑表现得更加立体和淋漓尽致,对女性的爱就是赤裸裸地垂涎欲滴;对食物的爱就是大快朵颐,连人参果这个万年一熟的稀罕物也是囫囵吞枣,食不知味;最爱偷奸耍滑、乱嚼舌根,最爱在师父面前说大师兄如何如何、搬弄是非,但是如此这般的八戒却很受师父的喜欢,因为他足够圆滑,能处处讨好和奉承师父的各种决定,尽管可能知道师父的决定是错的,他不但不争不辩,还举双手拥护支持,试问这样的徒弟,师父怎么会不喜欢。
沙悟净代表的是玄奘的理性,枯燥乏味,甚至无趣无聊。老沙的存在感很低,但是确实不可缺少,因为理性这个东西恰恰是每个人性格要素里面不可缺少的部分。缺少了理性,仅凭孙猴子的冲动,老猪的惰性,唐僧的执著,白龙马的忠心,距离成功还显然不够,需要这些性格要素共同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人性格的方方面面,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原著里面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前九世也都是取经人,但都没有成功,他们的头颅连成项链全部挂在流沙河沙悟净的脖子上哩!所以说,人们是真有点轻视老沙了。另外,沙和尚最喜欢怼的人就是八戒了,因为八戒的懒惰和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的消极取经态度与老沙代表的理性之间的对抗最为激烈,更具有冲突感和斗争性。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正与邪、善与恶、勇敢与懦弱、光明与黑暗、成功与失败……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反面的自己作斗争的过程。
白龙马代表的是玄奘的意志力,所以任劳任怨、内心无比坚定。白龙马常常被忽略,除了开始出场和其中唐僧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为老虎,悟空被赶走,尽管明知自己不是对手,他仍然毅然决然化作宫娥出场救师父,哪怕身负重伤,也在所不惜……直到最后到大雷音寺加官晋爵封为八部天龙时候,我们才发现那个默默驮师父翻山越岭,长达14年走了十万八千里的原来是他——白龙马,那个曾经桀骜不驯的玉龙三太子,却甘愿变身龙马,千里万里,默默付出。他的本职工作做得无可挑剔,不管八戒如何吵着要散伙,他从来不卑不亢,不知疲倦,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唯有白龙马在负重前行。
唐僧代表的是玄奘的德行,志存高远,所以简单纯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僧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德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14年的取经生涯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终极目的。唐僧看似昏庸无能,对妖怪真假不辨、对人善恶不分,在孙悟空打死强盗、打死妖精后多次将其赶走,有时还为孙悟空打死的强盗超度,让人忍俊不禁、笑其迂腐……可这正是证明了人们与他的差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唐僧坚持以德报怨,德行高远,格局之大,心胸之广,让人望其项背。他坚信众生平等,这也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取真经的初衷和目的,他一路取经的过程就是普度众生的过程,从个人的德行修养、格局站位来讲,他必然是取经路上的领头人,非他带队不行,因为是唐僧代表了团队的方向和旗帜,只有舍弃人世间的纷繁复杂,才能永葆初心,终得大道,这也是启迪我们在人世间修心修行的真谛所在:德不孤必有邻。德位相配,失之得之;德不配位,得之失之。什么样层次的人将匹配什么样的人生。
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代表的是玄奘取经途中遭遇的种种艰辛和万千磨难。人们时常说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人生也要走些必要的弯路,多点阅历、多些经历,这里不是有多么喜欢磨难,而是对于磨难的态度和思考,在历经磨难后我们能依然坚持不放弃自己,能够勇敢战胜困难,迈过去了就会豁然开朗,迈不过去就会迷失迷茫,这也是我们生活的各个阶段的必然经历。作为意志坚定的取经人,不会因为王权富贵和儿女情长而放弃理想,坚定初心,初心不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都说不要试图去叫醒装睡的人,但也不要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内心坚定的人,因为你会发现,试图改变别人终究都将是徒劳。得道者多助,唐僧不仅有四位高徒随身保护,还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和六兵六甲护教珈蓝暗中跟随,背后还有一众神仙、菩萨相助,虽然一步一难,但是总能化险为夷。这启迪我们,不仅要有孙悟空的灵活变通,还要有来自各方的帮助支持,才能从容应对工作、生活中的九九八十一难。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像极了取西经的过程:有失败、有误解、有困惑、有迷茫,有成功、有理解、有豁然、有通透……高低起伏,潮起潮落。思考思索:人活于世,尤其是在低潮时要学会坚持忍耐,“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勤练内功,厚积薄发,后发制人;在年轻时,该奋斗时一定要努力奋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功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不会缺席;在成功时,要学会谦虚谨慎,更加谨言慎行,如履薄冰,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在聚光灯下更容易迷失自我。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百物生”。人们以为会一直拥有的,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以为永远失去的,又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笑看风云变化时,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淡然 ,因为曾经认真努力过,曾经真实拥有过。不管怎样,始终要坚持的人生正途: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往后余生,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能带给别人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