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1月04日

狂野黔山

黔山下,碧波荡漾,水畔民居,别样风景醉人心。

如刀削的黔山是千年时光留下的吻痕,萦绕着土家祖先八部大王涅壳赖率众开疆拓土的历史回声。

古老的岩栎树笑傲风云,叙述着黔山的沧桑与荣光,这或许就是对待生命的一种赞礼吧。

文/ 田二文 图/ 吴正凯

唐代李吉甫在自己的地理专著《元和郡县图志》中说,“黔山,在县西五十里。后汉时陆康伐蛮假此,即祷请为援,诸树木皆有人马之形,因平群寇,改为武神山。”文中提及的县即三亭县,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设置,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名洛浦县,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复三亭县,也就是现在的保靖县。

也许在你的意识中,只把黔山当成绵延武陵山中一座突兀摩天的孤峰,但事实并非这样。

濒临酉水筑成的保靖县城迁陵镇至清水坪镇的湘西最美公路——迁清公路,在打开保靖西部山门的同时,也把酉水画廊保靖段的美景毕现在世人面前,当起无言的酉水宣传使者。从保靖县城出发,一路可见酉水宛若绸练迎面扑来,又迅疾向身后款款退去。车行30余公里,公路一侧一个叫首八峒的村落到了。这里为读懂黔山的真正幅员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角,令人弄清一个“对河两岸皆系黔山”的事实。目光打量河对面,确切地说是酉水东岸,但见一幅南北走向、危乎高哉的万丈悬崖与另一条溪流的东西走向、照例刀劈斧削的岸崖夹出一座吮吸酉水的龙形山体,此处便是常人理解的黔山了,一处土家族的文化圣地,一处土家人的精神殿堂,那居于龙头上的八部大王庙遗址萦系着这里的雄魂健魄。探秘、诠释、赞美这里的篇什已然连篇累牍,一粒粒文字再现出土家先祖八部大王涅壳赖上天入地、威镇八峒、半人半神的历史远影,再现出土家子民感恩戴德同歌摆手人千叠的如今盛景。大概因为这里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每一寸土地都撒满了土家族的古老文化因子,理所当然给人们留下黔山惟此的思想认知。

一币两面。若将首八峒彼岸赋予“文化黔山”的符号,那么首八峒此岸,准确地说是首八峒此岸那斜斜向上、壁立千仞、高峻崴嵬的夹层岩梁,完全可以贴上“山水黔山”的标签。也许是文化黔山的光芒四射,无意遮蔽了山水黔山的日月星辰,使得这儿寂寂无闻。若不是当地的朋友两次邀约穿越这“悬崖之上航空之城”,我依然会形而上学地把这儿当作湘西万重大山中的一处平凡存在。

从首八峒寨子后面的盘山公路向上,向上,酉水不断矮去,八部大王庙遗址不断矮去,文化黔山不断矮去,腾腾雾岚不断矮去,当抵达废弃了的松香玉采石场,山水黔山赫然在望。

看山是山,是对事物的感性认知,看山不是山,是对事物的抽象概括。极目远眺,多少有一点想象力的,都会惊讶于山水黔山活脱脱一只向上奔跑的豹子的自然传奇,有头有脑,有身有尾。《现代汉语词典》中,“黔”字解释为“黑色”。古人一定以为黔山是黑乌乌的,却着实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远处黔山分明一幅白色为基调、黑色杂其间的远古画作,岭上树木森森,远看一股水墨画意。

穿过30多株抱团生长的苍天古枫,走过岩脚小寨阡陌巷道,山水黔山的发现之旅始于一石一凿、不着一粒水泥砂石、蛇行崖壁丛林、通向“豹头”的石板天路。黔山山脊如今修筑了7公里的返璞归真游步道,令乐山者乐水者以鸟儿的视角审视黔山胜形,有人称之八部大王迴,有人称之通天路,一种抚揾历史,一种仰止天庭,委实定不出一个上下高低优劣来。

死命攀爬,抵达最高处。眼前风景,翻版毛泽东主席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那是“青眼青天观岩栎,悬崖舒袖写传奇”。岩栎,一种材质十分坚硬(据说单位重量为青木的1.4倍)、恰如其名专长于岩石上的乔木,在湘西叫“九把斧”,我们小时烧制木炭的最爱。这儿的几株岩栎树干虬龙、树冠蓬松、直径过米,妥妥地改写世上最大岩栎直径仅30公分的资料记载。“摸摸‘九把斧’,考上‘985’”。这自然是炒作的噱头,然而那些挂满树身的缕缕红色布条紧系人们对古色生命的敬畏和“我辈作仙同树久长”的逍遥期盼。

归途山脊波峰浪谷,路的左边万丈深渊,路的右边密林偏坡。沿途目之所及,最惊心动魄的还是崖顶那立根破岩中的一树树岩栎的生命之舞和笑傲风云。蹊跷的是不见它们一株横尸山野,让人怀疑莫非它们是一种睥睨时光、跳出山界的灵异存在?空中偶有老鹰掠过,寂寞孤单,但斗破苍穹的身影留下十二分的雄健与壮美。山高人为峰。得已征服自然的你,鼓荡起“借我一双翅膀我欲乘风归去”的飞翔豪情。

下到回头弯,山水黔山转场。沿着八字岩坎下行,全然别样风景。远处,庄户如螺的依山首八峒不断拉近,蓝色如带的温情酉水不断拉近,美轮美奂的水畔乡村沙湾不断拉近,土家精神殿堂八部大王庙遗址不断拉近,一切如此生动,一切如此锦绣。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是屋檐不高。“八字岩坎高齐天,一片酋湖(酉水)水汪汪,酋湖两岸呈林海,八峒宝地隐圣贤。”走在八字岩坎崖脚,面壁横无际崖,我们无须低头,只管竭力绮思几千年前土家先祖八部大王涅壳赖率众结庐岩脚、披荆斩棘、御敌厮杀、完成一个部落血脉续延的洪荒故事。眼前的王府高崖大洞深藏八部大王结伴佳人的历史印迹,浪漫主义者一口咬定洞穴里那相拥的“岩菩萨”夫妇就是他们同辉日月的化身。

大自然似乎也懂得不浪费资源的道理,令八字岩坎生出这洞那穴、长出奇藤怪草的同时,还慷慨地让一幅幅天然艺术品铺陈在宽广阔大的崖壁之上。栩栩如生的巨型女子摆手手舞,力透壁背;惟妙惟肖的硕大八部大王手掌印,泰山压顶;活灵活现的大小鸟兽虫鱼,若隐若现。这一切同隔岸“斯土黎民感恩戴德同歌摆手,八蛮疆地风调雨顺共庆丰收”的人间烟火交相辉映。

纵然原始野性,山水黔山终究是穷愁落寞的。据说这方钟灵毓秀的山水终会打造成冒险者的乐园,三角翼、热气球、滑翔、空中民宿……舞动勇敢,致敬黔山。

--> 2023-01-04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2743.html 1 狂野黔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