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国
2022年岁末,湘西网新版上线,我又意外地收到一份温暖的惊喜。
获悉本人撰写的《“兄弟河”上摆渡人》,在“我与《团结报》——纪念毛泽东同志为《团结报》题写报头70周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既十分感动,又万分感慨。回首近30年我与《团结报》的不解之缘,真是说不尽道不完,千言万语在此浓缩成一句:我还是那么喜欢你!
喜欢你的芳名。因为你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团结报”三个大字,浑厚雄伟,遒劲有力,寓意深刻,每次看见,我都会眼睛一亮、心存敬意。它饱含着伟大领袖对湘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1952年10月28日,《团结报》正式启用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至今。从此,你改头换面、声名远播、影响广泛,在报刊丛林中焕发蓬勃生机。
喜欢你的芳容。你虽然级别不高,只是偏居一隅的地市党报,却不甘落后,筚路蓝缕,持续奋斗,不断追求完美与卓越。从黑白小报到彩色大报,从四开四版到对开八版,从手摇脚踏式印刷到激光照排胶版轮转机印刷,从单一纸媒到“一报一刊一网、三微两端”全媒体融合。在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变迁中洗尽铅华、华丽转身,实现飞跃发展。你多姿多彩的倩影,成为擦亮湘西的一张名片。
喜欢你的芳心。小报纸,大担当。70年来,一代又一代团结报人,初心未改,牢记使命,始终秉承党报姓党、服务于民的宗旨,恪守政治家办报的思想理念,把准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创新,践行“三贴近”原则,“四力”并发,及时传递党的声音,真实反映百姓呼声,讲好湘西故事,讴歌真善美,奏响一曲曲民族团结发展繁荣的“交响乐”,架起一条条走出大山四通八达的“大通道”。你有力有序地心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湘西,让湘西更快地融入世界。
喜欢你的芳香。在信息爆炸、自媒体活跃、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你坚持以纸为媒、注重质量,既搭“天线”,又接“地气”,融政治性、新闻性、知识性、文艺性于一体。力求天天出好报、版版有看头、篇篇成精品,图文并茂,呈上满桌色香味形俱全的“精神营养大餐”,令人爱不释手、大饱眼福、回味无穷。尤其奔流不息的“兄弟河”副刊,办出地域特色,办成品牌栏目,不仅刊发无数精美诗文,更孕育出大批作家名人,墨香流韵,薪火相传。
爱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对《团结报》,我亦如此。
可以为你“得不偿失”。学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我下到偏远山村采访猕猴桃种植户。去时天还大太阳的,走得一身灰;归来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淋得像落汤鸡。苦思冥想写好寄出的稿子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刚开始,因为方法不对路,很难走进你,上稿率不高,稿费又低,总是付出多、收获少。
可以为你“自作自受”。壬寅年正月初一,凤凰古城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别人团聚家里过年,我则沿着沱江两岸发呆,一边赏雪景,一边品楹联,痴迷忘返,变成了“雪人”,手脚冻僵,冷气透背。回到家顾不上烤火,连夜撰写游记《墨白》(后刊发“文化醉乡”版),结果便感冒发烧,吃药打针二十余天才痊愈,身心颇受一番折磨。家人怪我“自找苦吃活受罪!”
可以为你“废寝忘食”。多年来,每天读你成为常态和习惯。倘若哪天工作忙看不到你,或者邮递员未及时送达,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寢食难安。现在有了电子版,时不时总要上网“偷窥”你。每到周末闲暇,我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窗外风吹雨打,读书看报,思考作文。有你陪伴心自安,一坐就是大半天,不知饥饿与疲倦,满满的充实感获得感幸福感。
可以为你“六亲不认”。岳父生前嗜书如命,特别喜爱包书剪报。只要看到我带回的书报,他就惦记不忘,时常“顺手牵羊”据为己有。有一次,我放下尚未看完的你,去忙别的,转来时就不翼而飞了,立马上岳父家寻找,还是慢了一步,已被他剪贴得四分五裂。去年,收集珍藏刊有拙作的厚叠《团结报》,不幸被妻子当成废报纸包东西,我心痛不已,跟她大吵一架,冷战了半个月。
你就像沙漠里的一片绿洲,大海上的一艘帆船,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给予我无限的慰藉、动力和希望。而在你背后默默奉献的那群人,更是无私帮助鼓舞着我奋进。
“小杨,你文笔好,又年轻,多写稿投稿哦。”记得那年,龙仙花、侯雪梅老师来凤凰培训通讯员,专门到单位看望勉励我,让我信心大增,更加勤奋,曾创下一天上《团结报》三条稿子的纪录。
“这里就是你的娘家,欢迎常来!”有一回,我从乡下跑到吉首,去报社拜访岳跃强老师,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当面逐字逐句教我修改稿子。分手时,叮嘱今后工作生活有什么困难随时找他。
“黄永云?还是黄永玉?”有个晚上十点多钟,微信里闪现周胜军老师的信息。由于粗心大意,我竟然把“玉”打作“云”。幸好他值夜班校稿把关严、及时纠错,否则刊出定会闹大笑话。
“写这类的东西,可以突出一些细节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童光丽老师对我一篇散文提的修改意见。每次给她投稿,她都认真对待、仔细批改、精益求精,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杨书记,这篇写得好,提供几张好照片来。”今年六月份的一天,已下村任第一支书的刘旭老师,兼顾两头不误,坚持编好版面,如期在“阅读天地”头条位置刊发我的文章。
通过你的牵线搭桥,我与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们的关怀指点下,我不断成长进步,改变了命运。女儿受我的影响,也考取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看他与谁同行。我最大的幸运,就是生逢盛世、遇见贵人。《团结报》,你是我铭记终生的贵人。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还是那么喜欢你,想与你到白头;我还是一样喜欢你,只为你的温柔。”
正如歌中所唱,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莫测,无论人生怎样跌宕起伏,我仍要大声地对你表白——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