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花
午后阳光明媚,斜照窗台。深秋的寒意,随着我进入《人间失格》的文字中。有一些忧郁,有一些凌乱,说不清楚的碎念存于心间。叶藏的人生何以至此自有其根源,但我总是想从内心深处告诉他甚至告诉作者太宰治:生而为人,不必抱歉。虽淹没于世,也要自我救赎。
叶藏自幼生活条件相比很多人来说,是属于家境富裕的类型。一个俊秀机敏的孩子总是让人羡慕,从小便有人说他幸福。叶藏却认为“自己有如身陷炼狱,那些说我幸福的人在我看来反而比我幸福许多”。他人眼中的幸福,并不是叶藏想要的幸福,压抑的家庭和严厉的父亲让他没有幸福可言。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于凭着自己的直觉对他人或者他事进行一种主观臆断的判断。
那么他期待的是怎样的幸福呢?叶藏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对幸福的理解。只是从叶藏的感受中发现,家人的责备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人间真理”,他无力践行,也不会与人共处。在忧郁的环境中,叶藏渐逐渐变成了一个“取悦他人,不说半句真话的孩子”,也变成了一个不会反击不会拒绝的孩子。他说,“我总是黯然接收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看到这里,真切为小小叶藏担心:不会为自己内心的压抑找到释放的出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叶藏对人的深度恐惧,也是太宰治对人性的深度恐惧和控诉。太宰治说,“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地暴露出来。就像在草地上安稳打盹的牛,冷不防甩尾,啪地打死肚子上的牛虻”。作为读者不得不为之一振,这个比喻太形象太精准,狠狠地阐述了人性可怕的一面。
伪装自己,本就是人类也是自然界生物的天性。这个伪装却是叶藏唯一的主见,更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做出的选择。面对世人,小叶用伪装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让别人看见自己外在的幽默,外在的洒脱,从而掩饰内心的忧郁和敏感,掩饰内心极度缺乏的自信,掩饰内心极度的恐惧。只是生而为人,完全没有必要如此为难自己。然而,叶藏从小就是这么为难自己的。在父亲问自己要什么礼物的时候,叶藏唯唯诺诺,不敢吭声,选择艰难,竟然“连二选一的能力都没有”。而后又为迎合父亲,叶藏竟然在深夜冒险潜入客厅,在父亲的记事本里写下自己不喜欢的狮子。心里不喜欢也不懂得拒绝,甚至还要做出违背心意的事情。这种畏畏缩缩、犹豫不决、惧怕责备、迎合别人的心态,让人生陷入囹圄。作为父母,让孩子为难到如此地步,是一种极大的失职。作为读者,只能一声长叹:好像在叶藏的世界里,除了讨好之外别无他物,除了害怕之外再无他法。
叶藏敏感胆怯,但是热爱绘画。在专注于画画时突然领悟到“真正的大师能以主观力量,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创造出美……他们不被他人的想法左右”。此时叶藏应该懂得,自己的人生也要不被他人左右才行。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是束缚自己的无形枷锁,是让人止步不前的绊脚石,是让人崩溃的催化剂。然而终其一生,似乎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在朋友堀木的奚落中意识到“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吗”,他都欲言又止,终究没有对抗和拒绝的勇气。当突然意识到别人对自己是某种意想不到的看法时,也只是任由他人的打击在自己的心间横流。
叶藏以为堀木是自己的朋友,其实是他错误而不自知的判断。堀木实际上是一位损友。叶藏的堕落与堀木是有很大关系的。他带着叶藏游走于烟花柳巷,不务正业,从不吃亏。叶藏在第一次跳海未亡后与堀木的某次谈话中,意识到“堀木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人”,他觉得在堀木眼里“自己竟然是一个连死都不配、恬不知耻的愚笨怪物”。别人的看法会变成砒霜,置人于死地。叶藏竟然认为堀木如此看他无可厚非,竟然承认“我从小就是一个不配为人的孩子”。一个人的内心要低沉到何种地步,才会这样贬低和鄙视自己。如果说张爱玲低到尘埃里是因为爱,那么叶藏的低沉则是因为自我认同感的完全缺失。
在妻子被侵犯后,叶藏吃安眠药第二次求死未遂,被带入精神病院。他忘记了思考,忘记了反抗。“我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叶藏说得简洁而绝望。最后大哥接出以后,让他住在村边没有修葺过的茅屋里。除了思维以外,叶藏的人生缺乏独立,缺乏主见,缺乏勇气。过程虽然艰难,但结局不至于悲惨也不至于美满。“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这是叶藏的人生结局么?这或许是每一个人终将的结局。然而,“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是人间至理。
在全书中,叶藏有一些关于幸福的感受。最明显的一次是看到静子母女对话的场景,温馨而美好。在过去经验中他从未得到幸福,这可能是叶藏最自卑最痛苦的时刻。虽然那时他消沉酗酒,但是善良的痕迹出现在下意识的行为中。面对如此温暖的场景,叶藏是震撼而至于逃离的。也许是自卑感,罪恶感,不配得感侵占了他。他的心是冰冷的,他没有爱人的能力,也没有体验幸福的能力。这或许是他人生悲剧甚至人间失格的原因之一。
叶藏被淹没于生活困顿中,被淹没于人性恐惧中,被淹没于忧郁自卑中,被淹没在自我认同的缺失中。不是每个人都是叶藏,但是叶藏的人生里有我们的影子。或许,我们会淹没于个人的意识中,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中,淹没于世界的洪流中。但,即便是淹没于世,淹没于时,我们也要学会自我救赎,在生之路上走出灿烂来。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对于死这件事每个人都不必急于求成。人虽淹没于世,但不应沉沦于世。虽生之艰难,也要如悬崖之花傲然绽放。老子说,“骤雨不终朝”。人生困境若如骤雨,终不会一直下,亦如窗外的阳光,我们应该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