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1月06日

建设生态湘西 守住美丽乡愁

——湘西州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十年大提质

水绕山环花垣城 。 宋显金 摄

州委书记虢正贵(左二)到州生态环境局调研。

州生态环境局领导调研龙山县跳鱼洞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2022年9月30日,州生态环境局与文华公司签订生态环境损害协议。

2020年9月18日,州人民政府召开宣传《湘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

2021年5月22日,湖南省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及湘西州“六五”环境日活动在保靖县碗米坡镇沙湾村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合影。

州生态环境局领导带队督办古丈县垃圾填埋场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周名猛 吴宽金 王 琛 杨林波

山水是湘西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湘西最大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湘西的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湘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初步构成。始终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州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均由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健全生环委议事协调制度,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州领导“联县包片督办”制度,州委书记、州长及州委常委、州政府领导联县包片,深入县市一线督促指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五个文明绩效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并纳入年度督查重点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夯实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

——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三区两地”发展定位和“五个湘西”主攻方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趋好。2021年,地级城市吉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8%,全州空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39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8个县市均完成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压力逐年加大,在持续推进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的同时,2021年新增加了“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整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等重大整改任务。2017年以来,我州累计收到上级交办和反馈问题551个,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517个,销号率93.8%。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锰三角”矿业污染问题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统筹推进锰污染治理,科学、系统、依法解决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制定《湘西州矿业污染综合整治整合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矿业污染治理,治理成效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以来,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考核细则和夏季攻势任务清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工业源污染防治,在州内完成工业炉窑综合治理重点项目9个;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完成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区划定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及编码登记2963台。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规范建立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初步档案,积极参与省“美丽河湖”创建。全州39个国省控地表水、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稳居全省前列。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州建设用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率均达100%;湘西州森林覆盖率达70.24%,湿地保护率达70%,州域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6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域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重点流域铊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危险废物专项大调查大排查等工作。持续发起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将中央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年度整改任务、花垣县(锰三角)矿业污染问题整治、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化纳入“夏季攻势”,全面完成了每年度的省定任务,完成率达100%。

——生态环境保护垂直管理制度实现重大突破。全面完成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务,新增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州环境评估服务中心2个副处级事业单位,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总编制数达509个,生态环境干部队伍明显充实。按照“局队合一”的思路,县市分局加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增设州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站,机构建设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政策、规范、标准、监测、执法的构架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度进一步健全。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基本方针,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红线制度和“三线一单”管控措施,不断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率先颁布。完成全州“三线一单”编制,通过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刚性约束、严格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准入、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以“绿色标尺”服务高质量发展。州生态环境局获评“全国‘三线一单’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荣誉。坚持“铁腕”治污,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强全过程监管,有效预防和处置环境事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十年来全州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常态化,2019年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州累计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5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达1246.56万元。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公布实施了湘西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正面清单,不断优化程序、精简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告知承诺”式环保执法,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创新服务发展和环境监管工作思路,服务经济高质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宣传氛围浓厚。在湖南省14个市州中率先成立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委员会,扎根人民群众,聆听时代声音,繁荣生态文学。2019年以来,每年“六五”环境日时,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均公开发表署名文章,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公众开放工作,成功申报国家级环境教育基地1家、省级环境教育基地6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4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开展“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国家宪法日、节能减排周等系列宣传活动。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湘西州生态环境系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开启新时代伟大事业,戮力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生态湘西新画卷。

--> 2023-01-06 ——湘西州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十年大提质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2839.html 1 建设生态湘西 守住美丽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