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1月11日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古丈县民中控辍保学工作侧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通讯员 向圣云

“家长您好!我是你家孩子就读的古丈民中的校长,孩子请假居家期间,表现怎么样?今天你和孩子在家吗?我们来家访。”近日,古丈县民族中学负责人向树平家访前给家长打电话。

“校长,你好,我在赶集,孩子不在家。哎!他不在学校吗?他不听我的,我管不了他,真的没办法。”学生家长无奈地回答。

听到家长的回复,想到学生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向树平心急如焚,立即赶到学生家里,详细了解情况。

经过家长、学校的寻找与劝解,这位学生最终愿意回学校继续读书——这是古丈县民族中学落实“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一个缩影。

该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569人,其中脱贫户等五类家庭学生463人、送教上门对象3人、单亲女生93人、留守学生246人。

近年来,该校深入贯彻“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保学”方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了《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管理台账,对疑似辍学和长期请假学生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制定“一户一案”“一生一案”措施;按照“四级”机制分类造册,把“控辍”目标分解到行政、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把“控辍保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学生“零辍学”作为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的第一指标,建立“抓、促、稳、保”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和动态监测、“零辍学”月报告等制度,落实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实现学校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该校落实多方共育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年级家长委员会、聘请法治副校长等措施,积极构建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方教育体系,实施学校主导、家校共育、校社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家长学校互动、“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家长切实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组织教职工开展“关爱行动大走访”“平安大走访”“校园谈心谈话”“关爱留守儿童宣讲”“校村清廉共建”等活动,对留守、单亲、病残少年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照,使这些孩子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该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让学生会学、乐学、愿学。该校开设了各类活动课程,增加了音乐、美术、体育、劳技、书法、阅读、曲艺等学生兴趣科目的课时和社团活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想学、爱学、好学、乐学,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针对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该校成立了专门的帮扶小组,指定专门的帮扶教师,定期为他们“送教上门”。老师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指导工作,通过“三帮一”“五帮一”活动,让他们在家中享受到均衡教育。该校用“绣花”功夫,强化政策、制度、宣传、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学生资助工作高效精准,呵护了茶乡的“希望种子”;利用学校行政会、班主任会、主题班会等,进行学生资助政策宣讲;通过“两堂课”“一书一卡一专栏”等长效宣传机制,进行持续发声;2022年,该校学生920余人次享受了各级资助,发放助学金60万余元,让孩子们安心在校学习。

通过一系列措施,古丈民中实现了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的目标,确保了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2023-01-11 ——古丈县民中控辍保学工作侧记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3375.html 1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