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白羊溪乡位于泸溪县中部,是一个土苗汉杂居地区,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全乡林地总面积117078亩,生态公益林33925亩,森林覆盖率56.2%。森林葱郁、鸟语花香,这一切得益于林长制的落实。2021年以来,白羊溪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探索“林长制+”新机制,全力做好林长制融合结合文章,为建设“生态宜居白羊溪”构筑了生态优势,夯实了生态支撑。
“林长制+院坝会” 让森林治理更接地气
在泸溪县白羊溪乡排口村有一片10亩古树群落,这片林子被定义为排口人的“绿色塞罕坝”,2-3人合抱的几十株大树,恣意生长了几百年。古树下,别开生面的“护林院坝会” 每月都准时上演。
“今天的院坝会,给大家普及了林长制知识,还帮助解决了一些林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起护林员院坝会的成果,作为白羊溪乡排口村支部书记、林长唐伏家难掩兴奋之情,“为了让村民好好保护这片绿色‘传家宝’,排口村制定护林村规民约,并定期召开院坝会,村民围坐一起商讨古树保护良方。”
护林员院坝会成为了白羊溪乡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有力抓手。在这里,护林逐渐成为每个村民的日常,护林意识也在大家的细胞里深植。
得益于护林员院坝会这把基层治理的“金钥匙”,白羊溪乡林长制工作实现了从建立到见效的转变,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现存枫香、青冈、苦槠等挂牌古树171株,林区内有黄连木、银杏、椤木石楠等珍稀树种和果子狸、雀鹰、黑眉锦蛇、黑麂等保护野生动物,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林长制+党建网格” 让青山有人护绿树有人管
青山削翠,碧岫堆云。驱车沿能浦二级公路驶入白羊溪乡马入田村,沿路绿树成荫、鸟鸣阵阵,延绵的山林为马入田披上厚厚的绿装。“守好林子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一刻也松懈不得,一个角落也不能放过。”蜿蜒的山路上,马入田村党员、生态护林员杨官心正在开展日常巡山。
2021年来,白羊溪乡将林长制与“党建引领,五联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利用党建网格扩大护林队伍,通过各级林长带动护林员、党员代表、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在网格中参与护林行动,形成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强大合力,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
在这里,保卫山林安全成了每位网格护林员的使命和心愿。他们常年与高山白云为伴,和清泉鸟兽为邻,无数次翻山越岭、巡林查山,守护着家乡“绿海”深处的一草一木。在这些关键少数的带动下,守护生态环境也渐渐内化成当地村民的自我意识。许多村民在生产生活闲暇之余,借着散步的机会在村中转转,捡拾地上的垃圾,监督是否有人焚烧秸秆,共同描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态新篇章。
“林长制+产业发展” 让绿色经济释放动能
白羊溪乡地处武陵山区,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优良的生态环境,正在白羊溪乡催生一系列“森林+”林下新业态。
“种植春香既可以为生态增绿,又可以为百姓增收,大家在基地里帮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看着基地里工作的村民,青年党员粟红介绍,去年,在政府的号召下,自己开挖800亩土地用于春香种植,并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农户签订了10年合同。
乘着“一村一品”的品牌建设春风,云上村返乡创业者杨荣贵种植了285亩茶叶和60亩烟叶,并邀请省级专家团队对帮工农户进行了茶叶培管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专业技术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
麻溪村,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当地民风淳朴。依托林密、山清、水秀、村美的山水田园风光,麻溪村因地制宜以体验乡村慢生活、感受田园好风光为亮点,开拓民宿发展道路。
2022年,村里与乡贤李华炳达成协议,以“公司+集体+农户”的运作方式由李华炳投资300万元为麻溪村古树群旁的村民新修网红民宿。民宿旁的古树群占地20亩,有百年楠木树15株,百年长春油麻藤4株,株株接续着当地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林海听回音,青山做答卷。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白羊溪乡林长制工作的持续推进,让人们在这场生态保护的持久战中吃上了长久的“生态饭”,绵绵青山、茫茫林海正描绘出一幅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的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