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1月21日

儿时正月年味浓

谭虎穴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到年底。今年春节,因故不能回老家过年,这几天心里空落落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的年来。

儿时,过年不仅有舞龙灯、耍狮子、跳蚌舞的,还有许多挨家挨户送恭喜的。农历小年伊始,村里的艺人们便开始走村串户。远远地听到锣鼓和丝弦的声音,小孩子们会马上围过去,睁着好奇的眼睛看他们表演,开始接受艺术启蒙。两人一组的多为夫妻,表演的是鼓书,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以对唱为主。一人表演的,怀抱一面渔鼓,边拍边唱。另外,还有拉二胡的、打快板的等等,不可尽数。

对待送恭喜的,每家每户态度不一。家里宽裕的,会敞开大门,待表演完后,送上红包和香烟。家里拮据的,早早地关了大门,艺人便越过这户,去往别家继续表演。也有在外赚了钱的,家里老人小气,也学别人关了门,这些艺人哪里会放过他们,便在大门前弹唱起来,主人终究不好意思,只好把门打开,惹得村邻们笑着围观,都说这个艺人好活泛。一个春节下来,艺人们给村庄送去了无尽的欢乐,自己也收获了可观的红包,双双受益,其乐融融。

那时候,在老家,有父亲,有祖母,还有大舅,还有外祖父。

有老人的年,才是真正的年。老人是黏合剂。外出谋生的儿孙、远嫁他乡的女儿,因了老人,过年了,都会从四面八方聚到老人周围。老人是他们的家,儿女们是归巢的鸟儿,在外面苦了累了,富了穷了,也终归要回来找寻温暖。一家人围着老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那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那时最期待的莫过于年初二了。

一大早,母亲就把自己收拾得清爽利索,还抹上了好闻的雪花膏,父亲身穿笔挺的呢子大衣,脚踩锃亮的黑皮鞋,手戴上海牌手表,我和兄长们都穿着新衣新鞋,然后拎着大包小包高高兴兴地去给外祖父拜年。外祖父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等着了,看到我们到来,高兴得不行,把我们迎进门,随后把好吃的都拿了出来。父亲和母亲陪外祖父说话,我跑去找表姐玩。哪知表姐也回她外祖父家了,我心里好生失望,情绪一下便低落下来。外祖父见后,便叫小舅带我去放鞭炮,我心里这才慢慢欢快起来。

吃过午饭,大舅一家终于回来了。表姐穿着漂亮的衣服,人也比平常更好看,我心里好生欢喜。一个下午,我都和表姐在一起玩,时间过得很快。吃过晚饭,母亲说姑姑她们肯定也回来了,她要回去帮祖母待客。这时候,外祖父当然要留我们过夜。最后,为了不让外祖父伤心,往往是父亲和兄长们回去,母亲和我留下来过夜。到了年初三,家里又来了许多亲戚,母亲便回家了。我却还不想回。到了年初四,再不回去是不行了,还有好多亲戚没走呢。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外祖父,告别了表姐。

父母亲带我走完亲戚,正月十五就过去了,我也该开学了。过完正月,对于年的回味,便只剩下那些尚未吃完的腊肉和有些发软的米泡糖了。这时,我心里便会生出无限的怅惘,眉眼间自然又多了一丝忧郁,人也又长大了一岁。

现在想来,那时的年,不仅有烟火味,还有浓浓的人情味,那才叫真正的年啊。只可惜,那样的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我已定居南方二十多年。每到腊月间,当第一场大雪拜访故乡之后,母亲总会打来电话问我何时回家。这时,我又会对回去过年生出无限向往。

也许,年,本来就是用来憧憬的。

--> 2023-01-21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4107.html 1 儿时正月年味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