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国
临近年关,勾起乡下过年的诸多回忆。最令我难忘的,是那火塘边浓浓的烟火味。
火塘,亦称火炉塘,是旧时老家在偏房地面挖出的土坑。大约一米多见方,一尺余深,四壁用火砖铺砌,配有铁夹、三脚架、吊钩、鼎罐等。既可烤火,又能烧水、煮饭、炖肉、熏制干货……简单实用,一举多得。
炊烟是乡村的表情。平常日子里,火塘像个哮喘的老人,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冷冷清清。一旦进入寒冬腊月,它容光焕发、扬眉吐气、热闹起来。
某个清晨,爹抱来备好的干柴,放入火塘,堆成小金字塔状,引火一点,鼓腮吹几口气,木柴就呼呼燃烧起来。“伢崽,快烧水,杀年猪啦!”在娘的催促下,我把三脚架架稳搁置火塘正中,上面摆放盛满水的鼎罐,下面添柴加火。随着“嗡哩-嗡哩-”几声嚎叫,猪被放倒,水也就沸腾冒白烟了。拿木瓢舀水浇烫,猪毛很快被修刮干净。接着就是开肠破肚,切成肉块堆放案板,再揉拌适量食盐和花椒,扣压锅里腌闷两夜,然后一块块拎起,用粽叶系牢,挂于火塘或灶房上的横梁吊钩上,开始熏腊肉了。不到十天半月,满火塘腊肉焦黄透亮、格外诱人。偶有油水渗出滴落火中,火苗飙升,满屋飘香,余味绕梁。
烟火弥漫中,年味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推豆腐,打粑粑,蒸甜酒,烫绿豆面,杀鸡,宰鸭……火塘上不时又添加了香肠、灌粑、猪腿、狗肉、山鸡、野兔、豆腐干之类的。若用四根长铁丝吊个簸箕,里面摊开一些生花生、葵花籽,不用煎炒,自会烤得香脆。
饿时,从水缸捞个糍粑放到火塘烤,眨眼工夫,扁糍粑膨胀得像面小鼓,表皮结起薄薄的金黄锅巴。或用铁夹夹个叶子粑粑摁进火灰里,待到火灰冒烟,便可夹出,剥开烧焦的桐叶,轻轻一咬,糯香绵劲。馋时,拿削尖的竹筷串起肉条,往火里一烤,嗞嗞作响冒油,再洒少许辣椒粉和葱花,味道倍增,忍不住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渴了,取出鼎罐烧开水,冲泡一海碗甜酒,喝得脸若桃花,浑身舒畅,酒不醉人人自醉。腻了,就打开旁边的酸菜坛子,夹几片酸萝卜,酸酸甜甜,十分开胃。哪怕吃得连打饱嗝,荷包仍不忘塞几颗糖果,手里捏一截甘蔗,嘴角流着涎水。
第二天如果起早床,刨开火塘隆起的热灰,准会看到里面卧着一个鸡蛋、一棒苞谷,或几个洋芋等,焐得透熟,冒着热气,让人意外惊喜,又可充饥一饱口福。
那个年代,缺衣少食,平时连饭都吃不饱。逢年过节,孩子们岂肯放过美味佳肴,吃坏肚子是常有之事。为促消化,在火塘烧红薯吃必不可少。但美中不足容易产生“副作用”,打屁多,且响声各异,如裂帛,如炮轰,如吹号,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引来满堂嬉闹笑骂。
小火塘,百宝箱,藏着无尽的美味和乐趣。它不仅温暖了我的童年,而且从中明白许多道理。大人常因势利导告诫要攒劲读书,长大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即使成不了才,也要像火塘的木柴发光发热,千万莫做阿屎木和朽木,因为阿屎木有毒,朽木不可雕也。
“从前,有个穷人死要面子,每天出门前,总用小块肥肉涂抹嘴巴皮,碰见人们问他吃啥菜,他指着自己油腻的嘴巴皮说,吃肉啊!有一天,他刚炫耀完,儿子跑来大喊一声,他转身就跑。你们猜猜,他儿子喊什么啦?”爹故意按下不说,点燃烟袋吞云吐雾。等我们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未果时,他才绘声绘色地揭开谜底:“爹,你擦嘴巴皮的肥肉被狗叼走啦!”惹得我们捧腹大笑。他却一本正经地说,做人要诚实,不能爱慕虚荣。
由于娘贤惠大方,爹又会摆龙门阵,寨子人都喜欢来我家串门。因此,我家的火塘最“火”,人气最旺。
终于盼到除夕,天刚麻麻亮,大人就围着火塘与灶笼忙得陀螺转,炖腊猪脚,煮血粑鸭,油炸肉丸,蒸扣肉,红烧鱼,黄焖鸡,炒青菜,豆腐打酸汤……约至十一二点,满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摆到了堂屋正中。然后倒上酒水,焚烧纸香,敬祭祖宗,点响噼里啪啦的团团炮仗,隆重的年夜饭局正式开张了。
此时,吃喝已非重点,在乎的是那种氛围和亲情。即便年成不好,家里杀不起年猪,在火塘支口大锅,熬筒子骨汤,炖胡萝卜,煮海带、豆腐、粉条,再抓把芫荽、大蒜丢进翻滚的汤锅,举筷劝菜,碰杯共饮,照样能够吃得津津有味,过得其乐融融。
那时乡下物质虽匮乏,人们精神却富足,生活气息很浓。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烧旺火,寓意把田地里的稗子杂草烧光,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兴旺发达。劳累一年的大人们,也闲不下来,掰着手指头盘算收成,谋划明年阳春。而野惯贪玩的小孩子,则跑出跑进燃放炮仗。有时炮仗粒不慎落入火塘,突然炸响,火灰四溅,吓得众人弃凳而逃,有惊无险。特别是子时一到,爆竹声声,烟花朵朵,漫天流光溢彩,整个寨子都沸腾了。
“瞧,火苗笑,好运到!”火塘也仿佛过年似地,满怀兴奋与激情,吐着欢快的火舌,映红了脸庞,照亮了心情,带着美好的憧憬与希望,揭开新年的序章。
如今,我远离家乡,住进了城市高楼,用上电磁炉、天然气灶和空调。虽然方便高效、洁净环保,但总觉得缺少点味道。特别近几年疫情的影响,让我更加想念那缕缕温馨的人间烟火——
它隐藏在琐碎日常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日子需要慢慢煮、细细品、反复嚼,才能出真味、有质量。热爱生活,细水长流,过好每一天,就能活出精彩和诗意。
它飘散在街头巷尾里。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去是人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正如电视剧《人世间》主题曲唱道:“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它流淌在车水马龙里。南来北往的车辆,潮水涌动的人流,快速运转的机器,生意火爆的店铺。烟火气就是人气。城市没有烟火气,将失去灵魂;乡村没有烟火气,则难以振兴;人生没有烟火气,就是一段孤独旅程,永远找不到归途。
它融入在血缘亲情里。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至味是清欢。家人平平安安,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比什么都重要。人间烟火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是激活血脉的动力,紧紧相连,生生不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祝愿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烟火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