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1月31日

周乐耕:小天地亦有大作为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衡

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清晨6时05分,湘西州团结报社印刷车间外,看到印好的报纸全都装进邮政运输车驶出单位,出版部副主任周乐耕紧绷的心弦放松下来。他和同事们圆满完成当天的报纸印刷任务,又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当天凌晨4时,周乐耕第一个来到印刷车间,从预热印刷机到调配润版液、添加油墨等,他熟练快速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印刷是报纸生产的最后一道环节,我必须全力以赴。”周乐耕说,只有尽早做足准备工作,才有时间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的印刷故障,以确保按时保质出报。这也是他工作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

4时10分,所有工作人员到岗就位,印刷机轰隆隆运行起来,不停地吞吐纸张,一份份带着墨香的报纸源源不断被传送出来。周乐耕不时从出报口抽一张报纸,仔细检查印刷效果,并根据情况在印刷机上进行调整。

“按时保质保量出好每一期报,呈现给读者一份版面干净、墨色均匀、图文清晰的报纸,是我一贯坚持的目标。”对这份工作,周乐耕始终充满热爱。

他于1993年进入团结报社印刷车间工作,从一名学徒干起,凭着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如今已成为一名技术全面的业务骨干,并光荣入党。

同事眼里的周乐耕,不仅是一头“老黄牛”,更是一头“拓荒牛”。他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并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如今车间内的高斯SSC-300型卷筒纸轮转胶印机已使用了10余年,有一次出现大型故障,需要厂家派遣技术人员来维修,预计6天时间才能修好,每天维修费用约6000元。周乐耕得知后主动请缨,带着几位徒弟连续苦干巧干,赶在第二天报纸印刷前成功排除故障,不仅没有耽误正常出报,还为报社节约了几万元的维修费用。他最新发明制作的小型半自动供墨系统,极大提高了报纸印刷效率,在团结报社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荣获“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奖”。

时代发展,技术更迭,印刷机也不断迭代。每次更换设备,周乐耕就像迎来了“新生儿”,给予“慈父”般精心照料。他及时掌握新技术,破解新难题,化解各种故障,让每一台印刷机在他手里都实现了超期限使用。

4时20分,确认各种印刷设备运行正常,周乐耕向几位同事简短交代后,便一头扎进了印刷车间后的工具房中,又开始鼓捣着他的“新发明”。不到10平方米的工具房分为两间,内间放满各种备用器材,外间则是周乐耕的“专属工作室”,堆满各种工具、零件。其中,一台切割机、一台焊接机、一张大木桌,是最显眼的“三大件”。

小小的“专属工作室”看似简陋,但周乐耕在这里制作出了许多造型各异、小巧实用的工具,比如印刷纸筒修复机、小型半自动上墨机等。这些小发明,在印刷设备日常维护中发挥巨大作用,为报社节约大量印刷成本,更为报纸正常印刷提供坚实保障。多年来,团结报社多次获得湖南省市州党报印刷先进单位及印刷质量奖。

这是周乐耕在工作岗位上迎来的第30个春节。人如其名,“乐奉献、勤耕耘”就是他坚守平凡工作岗位30年最好的写照。

正是这“乐耕”的30年,让他在印刷车间一方小天地中,成就属于自己的“大作为”。

--> 2023-01-31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4254.html 1 周乐耕:小天地亦有大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