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童光丽
五年前的农历春节,我采写《石家百姓的圆梦新居》一稿,记录盼望“下山”的龙山县红岩溪镇凉风村杀西湖寨石家百姓,借助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顺利搬迁、圆梦新居的故事。五年后的兔年新春,记者惊喜地发现,脱贫后的石家百姓生活更上一层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兔年春节,疫情阴霾渐散,村民们大多回乡过年,村里人气爆棚。五栋清一色混砖楼房前张灯结彩,呈现出浓浓的年味。石昌贵、石昌焦等4户石姓村民就迁居于此。石昌贵家的楼房在2022年由一层长高到了两层,并装饰一新,很是打眼。1月25日傍晚记者走进他家的精致小院,只见院坝用水泥抹平,挂着大红灯笼的两层楼房居中,炊烟袅袅的灶房散居一则,呈现出乡居特色。女主人童秀菊高兴地领着记者上楼逐间参观。简单明了的装饰,实用又美观,居住环境较五年前明显又上了一个档次。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要不然我还在过深夜争水、背水的日子!”提及以前,想到那缺水、一下雨又担心山体滑坡的糟心日子,童秀菊满是感激。她说,居住环境的改善,极大地坚定了一家人的致富信心。这五年,儿子儿媳携手外出务工,女儿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他与丈夫则在家附近打零工,大家一门心思加油干。2022年,出于优化居住环境的考虑,家里将住房加层并装修。
“我们家的日子变好了,我们从山上搬下来的日子都变好了,在外打工的都收入不错,只是有的不着急加层。在家的,搞起了养殖,每一只羊都是一笔财富。”座谈中,童秀菊的儿子石光灵插话说。这位历经部队熔炉锤炼和打工岁月洗礼的年轻人意气风发,说话颇有见地。原来,这几年,搬迁下山的石昌武一直养羊,前两年每年出栏一百只羊。搬迁户石光元养羊之余还养蜂,收入都不错。
搬迁户石光春也在2022年将房屋加了层。虽然只是个毛坯层,但却是4组5户搬迁户中最先加层的,让人对这位昔日的“蔫巴户”刮目相看。这几年石光春成了村里的护路员,每月有稳定收入,妻子与儿子外出务工,致富路上全员出动。家境渐好,石光春的“精神头”也上来了。他不仅是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事,人也勤快了,1月22日正是大年初一,他与妻子就搬石砌坎,忙着建设小家园。
“今年计划养80只羊,还想喂猪卖,过两年在县城买一套房。”石光元话不多,却掷地有声。这五年,他勤劳苦作,一心扑在发家致富上。1月21日除夕,他只给自己放半天假与亲人团聚,下午又继续上山放羊。大年初一一早,他便上山,朝着新目标迈出了最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