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卫华
在古丈茶企中,不得不提“三道和”茶厂;在古丈茶品牌中,不得不提“三道和”茶;在古丈茶人中,不得不提彭小燕。那么,彭小燕是何许人也?她与“三道和”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且娓娓道说。
今年五十三岁的彭小燕是古丈县红石林镇先锋村人。先锋村,旧时称为小田家洞,这里的“洞”,原为“峒”,此地位于酉水河畔,与“战国楚墓群”出土地河西毗邻,是大唐王朝皇家贡品“溪洲芽茶”的主产地之一,至今铁坝枯等几处老茶山里上百年的老茶树不计其数。据说其中一蓬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茶树王”。
居住在此的彭小燕,是在今会溪坪筑城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溪洲土司王的后裔,种茶、制茶、饮茶、斗茶等风俗代代相承,经久不衰。儿时,彭小燕常跟在大人的后面穿行于茶山帮忙采茶,围于锅边看大人如何炒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彭小燕对种茶、制茶、销茶、品茶、斗茶、茶艺、茶道等可谓“无师自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见证。因为对茶的情有独钟,彭小燕最终选择了做茶。1993年7月,23岁的彭小燕从湘西自治州商业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在机关上班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茶行业,走上了茶之路,从此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彭小燕先后到古丈茶叶总厂、小背篓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打工。打工不是目的,学艺才是目的,为了学艺,彭小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一闲下来,就不断地研究茶、琢磨茶,沉迷于茶的世界,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而老板和员工都戏谑她是“茶痴”,她笑道:“茶痴算不上,只不过我喜欢茶,爱茶!”在茶企打工的时间,彭小燕学到了不少茶知识,包括种植、加工、营销、品牌等,为她今后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007年,彭小燕自筹300万元资金兴办了古丈县三道和茶厂。经过彭小燕多年的苦心经营,“三道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及实力,茶厂的厂房面积已经达到1500平方米,年产100吨茶叶生产线,开发茶叶基地1000多亩,利益联接茶叶基地1300亩,技术指导并带动茶农400多户,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茶企,雄踞中国茶业界。
茶厂生产的产品有古丈毛尖、湘西黄金茶、古丈红茶、古丈黑茶、古丈黄茶、古丈白茶、古丈绿剑(银针)、古丈绿茶等系列“三道和”茶,包装精美,产品销往怀化、张家界、长沙及北上广深等全国各地及等二十多个国家,并在吉首、长沙、深圳、济南等城市开设“三道和”茶叶形象店。同时,彭小燕还拥有一支制茶技术精湛的制茶团队和营销团队,目前有员工28人,其中茶叶专业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有品牌才有竞争力。要在茶业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博浪前行,就得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感悟、摸索、积累、总结、提炼等, 彭小燕传承彭氏祖先的茶文化遗产,创新了“三道和”品牌。
为什么取名为“三道和”?据考证,湖南茶叶兴盛时期为1858年至1916年这58年间。1883年的这一年春天,小田家洞一带痢疾爆发,四村八寨到处一片死气沉沉,彭小燕的曾祖父彭氏土司有颗菩萨心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欲救民于水火之中,于是不顾身家性命,在坐龙峡、狗蚤河、广潭河、金鸡尾等峡谷里翻山越岭遍访灵丹仙草,一次来到铁坝枯茶山,无意中发现了几株白茶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于是他采摘回家,通过自然晒干这一工艺,制得几斤干白茶,用温开水冲泡后,汤色呈现红、黄、绿三道光泽,层次分明,胜过玉液琼浆,家人喝后,感觉先微苦,后甘甜,回味生津,茶到病除,立竿见影。彭小燕的曾祖父欣喜若狂,不禁感叹:“真乃神药也!”立即令家人将剩下的干白茶全部熬制成茶汤,装进鼎缸,摆在院中,邀请四村八寨的人前来喝茶,众乡亲依次鱼贯而入,喝后随即病全愈,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实践出真知,此后,彭小燕的曾祖父又发现放了三年、特别是七年的成白茶,经过调和、调治、调适后,药效更加,被民间广为用之,便将此茶取名为“三道和”。
每个行业都需要拥有匠心的人去做耕耘,从品牌名到LOGO设计,从茶叶的采摘到烘培到成品,再到营销,彭小燕全部亲力亲为。正因为如此,彭小燕对“三道和”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指儒家、道家、佛家;“道”,是指“道生万物,万物皆道”,草木欣荣、一花一叶之间,众生色相、一饮一啄之中,皆有“道”的踪迹;“和”,即合,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合一,如此“三道和”是一个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符合茶的品性。这是第一种解释。除此之外,第二种解释为:“三”,意即天地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 ,即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养生之道。
大道至简,在彭小燕看来,“道”就在我们身边,且与天有着极其重要的承接关系,简言之,“天道”就是大自然变化和运动的规律;“和”,即和为贵,最高价值,调和、调治、调适。时光的洗礼,生活的磨炼,如凤凰涅槃般,正是由于彭小燕对“三道和”茶品牌的不懈追求,如今她已“破茧成蝶”,成为古丈茶界的一个“牛人”。
坚持走有机路,打造一杯绿色天然的“三道和”健康茶。这是彭小燕一直坚持的理念。古丈毛尖茶制作的传统工艺比较复杂,分为八个步骤: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得用心去做。彭小燕不断改进和创新“三道和”茶制作工艺流程,选用在自己基地精心培育的茶树品种的嫩芽,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生产的“三道和”毛尖茶以色泽翠绿、条索紧细圆直、汤色黄绿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醇爽、耐冲泡等特点而久负盛名,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
彭小燕是个有情怀的人,在用心做好每一款茶的同时,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茶农的增收,大力培育有机茶基地,发展绿色有机茶叶产业;引进和选育新、奇、优茶树品种,提升改造有机茶园,完善园区观光接待体验设施,构建体验式茶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茶业兴,则茶农富,“三道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农都说:“跟着彭小燕,我们有奔头!”
品牌的价值是靠市场来说话。不仅需要“墙里开花墙外香”,更要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品牌价值才能真正体现。“三道和”品牌打造出来后,“三道和”茶也就“价值连城”,在品牌大战中年年中大奖:2008年8月荣获第七次国际名茶比赛金奖;201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2012年获省优秀茶叶种植大户;2013年获省茶叶基地先进单位;201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农村工作优秀公司;2017年“三道和”牌“古丈红茶”荣获武陵山片区十大名茶;201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17年获得进出口货物登记证书;2018年获有机茶证书;2019年被评为州级龙头企业……彭小燕的创新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在茶界播种希望,放飞梦想。
靠品德做人,靠良心做事,靠本事吃饭。彭小燕始终坚持自己的茶事业初心,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结果就不简单;简单的事情几代人坚持做,结果就不简单;简单的事公司员工一起坚持做,结果更不简单。为此,在今后的创业路上,彭小燕将继续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装备,更加注重细节,坚持不懈地提高茶叶的品质;加大投入,推进厂房和加工工艺标准化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大力开拓市场促增收,培育“库+店+点”网状产品销售渠道;依托现有的批发点和专卖店平台,策划实施宣传营销活动;与国际认证机构挂钩,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打造自己的有机茶基地,在3至5年内实现三个1千亩,即1000亩老茶园、1000亩中药材、1000亩黄金茶。
茶,改变了彭小燕的人生轨迹;茶,成就了彭小燕的人生梦想。
坚守初心,一心一意做一事,把茶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这是彭小燕的人生追求。追求永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