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眼部伤害因素?
1.异物性眼伤害。铸造、机械制造、建筑是发生眼外伤的主要生产领域,特别是在进行干磨金属,切削非金属或铸铁,切铆钉或螺钉,金属切割,粉碎石头或混凝土等作业时,如果防护不当,沙粒、金属碎屑等异物容易进入眼里,有时可引起溃疡和感染。有的固体异物高速飞出击中眼球,可发生严重的眼球破裂或穿透性损伤。
2.化学性眼、面部伤害。生产过程中,酸碱液体、腐蚀性烟雾进入眼中或冲击到面部皮肤,可引起角膜或面部皮肤烧伤。飞溅的氰化物、亚硫酸盐、强碱等可引起严重的眼烧伤,因为碱比酸对人体的腐蚀性更强。
3.非电离辐射眼伤害。非电离辐射指波长为100纳米的可见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电气焊接、氧切割、炉窑、玻璃加工、热轧和铸造等场所,能产生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紫外线可损伤人眼组织,引起日光性角膜炎、白内障、老年性黄斑退化等疾病。紫外辐射还可引起眼结膜炎,有畏光、疼痛、流泪、眼睑炎等症状,引起电光性眼炎,是工业中常见的职业性眼病。
红外辐射眼组织可产生热效应,引起眼睑慢性炎症和职业性白内障。
强可见光可引起眼睛疲劳和眼睑痉挛等,但这些症状是暂时的,不会留下病理变化。
4.电离辐射眼伤害。包括α粒子、β粒子、γ射线、x射线、热中子、质子和电子等辐射。电离辐射主要发生在原子能工业、核动力装置、高能物理实验室、医疗门诊、同位素治疗等场所。眼睛受到电离辐射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