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2月11日

返乡创业来“种富”

本报全媒体记者 彭文海 通讯员 张棋铭

“这片新基地的土壤经过化验,各项指标非常适合种植小叶藤茶。”2月8日,春雨绵绵,在古丈县断龙山镇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开发的藤茶种植基地,彭言付听了测土技术员的介绍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彭言付今年33岁,从部队退役后在外从事旅游业。近年来,政府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在商海摸爬滚打中嗅到了发展小叶藤茶这一生态农业的商机,毅然返乡创业。

“2018年,试种了50亩小叶藤茶,通过以前在旅游业积累的人脉资源,逐渐打开了市场,2019年扩大到120多亩,利润达到30多万元,还成立了众华公司。” 彭言付说,“疫情期间,生存下来、逐步壮大是最主要的目标,现在看来是找准了创业的路子,产品最高卖到了每斤288美元,去年的利润达到60多万元,合作社的34户脱贫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我们将把规模扩大到258亩。”

“这片藤茶基地的土坎上面就是我的罗汉果种植基地,目前整地已完成。”田芙蓉笑着说。她以前在江苏从事婚纱影楼工作,一年到头和家人聚少离多,这让她慢慢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18年回到家乡时,发现农村发展形势越来越好,我就想自己来创业。”返乡后,考察了一些项目,去年了解到罗汉果的市场前景后,决心从事这个产业的开发。“目前已经投入资金27多万元,整地200多亩,成立了湘西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和长沙的两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协议 。”相比彭言付,田芙蓉创业第一步的步伐迈得更大。

创业路上打拼不易,发展产业信心何来?“创业碰到的困难,镇政府都积极帮助我们解决,有政策的扶持,有资金的支持,创业的环境非常好,才让我们年轻人敢回来了,回来了也大有搞头。”彭言付说。

巧合的是,彭言付和田芙蓉都是33岁,都是 2018年回到家乡,俩人还是初中同学,如今创业基地紧挨在一起。“像彭言付、田芙蓉这样的返乡创业年轻人镇里还有很多,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仅资金方面,镇里每年给企业、大户投入创业引导资金80多万元。全镇目前种植养殖企业有80多家,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形势非常好。”断龙山镇镇长向书牧介绍。

谈到发展前景,彭言付说得最多的是品牌、品质、高端。“今年我要打造好湘遇品牌,申请2项专利,搭建电商平台直播基地,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田芙蓉也是信心满满,“目前基地已基本开发完成,只待春种,罗汉果亩产值1万元以上的目标相信可以实现。”

--> 2023-02-11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4680.html 1 返乡创业来“种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