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晓兰 万 昕
“天空蓝,云朵白,太阳暖暖照在新楼房……”2月初的一天,悦耳动听的苗歌从州民族文化馆非遗录直播体验室传出。
台上,一位戴着眼镜的青年人正在讲述歌词的创作过程。他正是这首歌的词作者陈珂。他的作品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并两次荣获中国音协年度优秀推选作品,以及湖南省和重庆市的“五个一工程奖”等。
伴着《幸福鼓》的歌声,穿着民族服装的州民族文化馆副馆长彭永南边听边用手指在桌子上打着节拍。
气质高雅的州民族中学退休老师向卫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面露微笑。
台下更多的是年青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有的来自张家界,有的来自州内各地。
“陈老师讲得太好了,这样的讲座对我们帮助很大。”当天,张家界市的民族音乐爱好者谷承宸专程从张家界赶来参加公益讲座。
“陈珂的公益课很精彩,让更多的民族音乐爱好者人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向卫是陈珂高中时的音乐老师,知道自己的“爱徒”来上公益课,带着朋友前来听课。
对于陈珂来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湘西原始音乐素材,使民族歌曲更具有艺术性和流行性,这一次,他的讲座主题是《歌词出新意 山歌变新曲 歌唱抒真情——湘西民族风格歌曲的创作体会》,为此,他已准备了一个月余。
据了解,这是州民族文化馆和陈珂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为吉首市第九届鼓文化节创作了《幸福鼓》的歌词,这次则是公益讲座,旨在带出更多优秀作词人。
“多年来,州民族文化馆一直在探索如何让社会力量参与,以公益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全民更好地共享民族文化成果。”彭永南说,“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一定要让湘西民族文化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