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番
和风细雨催新绿,阳雀闹春唤人勤。2月14日,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腊水村的保靖县茶寨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羊肚菌进入采收期。工人们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小刀,动作娴熟地采摘个头较大的羊肚菌。棚外的工人抓紧时间分拣、处理、装箱存放,等待发货。
近年来,保靖县积极引进和扶持农技人才到乡村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茶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松便是引进的农业创业人才之一。2017年,王松偶然了解到菌类种植,经过多次多方考察,他选择返乡创业,发展羊肚菌种植培育。2018年,他成立了保靖茶寨羊肚菌专业合作社。次年,他便建起大棚,引进菌种,在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逐步探索出菌蛙、菌稻、菌菜轮作的模式。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帮助村民就近稳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拿着刚采摘的羊肚菌,工人们心里乐开了花。胡凤玲分享说:“进入采摘季,我们每天早上八点钟就开始工作,每天工资基本上110元左右。采摘轻松,而且就近就业,我觉得特别好!”
63岁的彭文录是该社种植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日常配管及工人管理。他介绍说:“进入高峰期,基地每天都在劳务用工。我们当天采摘的鲜货大部分通过分拣包装后当天发往长沙、广州等地的果蔬市场,保证第二天产品就能走上消费者的餐桌。剩余小部分制成干货,线上线下售卖,销路完全不用担心。”
2021年以来,发展羊肚菌的路子趋于成熟,王松便扩大规模,引进新的菌种。如今基地内除了20亩羊肚菌外还引进10万棒黑木耳种植。“2023年羊肚菌预计产量3000公斤,木耳15万公斤,产值达360万元。下一步我还将扩大规模,引进新菌种,同时发展林下经济。”说起合作社产业,王松的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该社带动腊水村及周边村寨59户240余人共同发展羊肚菌产业。此外还为县内毛沟镇、复兴镇、长潭河乡及周边永顺、吉首、凤凰的80多户菌农,提供菌种及种植、套种技术服务并回收羊肚菌,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