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程子健)2月19日,天气晴好,吉首市乾州街道十八湾村的游客来往不绝。这个高山苗寨,近年来已成为乡村游的热地。此时,正是赏春色的好时节。
近两年来,吉首市乾州街道办事处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五个振兴”总任务,强力推进辖区内10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一批特色村脱颖而出,实现了良好开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该街道坚持探索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茶叶、柑橘、猕猴桃、烟叶、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以及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等项目做实做稳做强,建成让全街道农民能够长期受益的产业项目,发挥绿色、生态、有机、富硒优势,打响关侯村稻花鱼、西门口马铃薯、强虎白云贡米等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产品产销两旺,让农民稳定增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该街道发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领头雁作用,有效带领广大农民推进乡村振兴,去年街道所有村社区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省定标准,其中金坪村达91.53万元,全市排名前列。同期,街道还为200余名回乡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贷款、税收优惠等资金支持达4000余万元。如今,该街道涌现出以兔岩社区高隆斌、蔬菜社区庄树荣、西门口村陈秀艳等为代表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村社区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紧跟潮流,该街道还大力鼓励和支持村社区发展网络直播、线上销售、品牌营销等新业态,目前发展到100多家,不少农民成为了“云上主播”“带货网红”,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释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乾州街道把红色文化融入到乡村游之中,如十八湾村打造的“三牛壁画”等;同时打造美食文化,把传统美食包括米豆腐、糯米酸、油粑粑等融入到特色游之中。当然,作为苗族聚居区,该街道注重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齐心村特色民族古村落坚持原真性、整体性保护,保留原有的苗家风貌,苗族“四月八”等民族民间活动在这里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街道办事处和10个行政村的党员干部坚持带头创业、带头发展、带头奋斗,每个党员都擦亮底色,成为农村群众致富的“示范员”和“服务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