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2月20日

你当悄然成长

张光辉

浓郁的夜色,衬托着天空中明亮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一如既往的躺在天上,勺柄之下就是老房子。爷爷生前常在这样的夜里,坐在老房子门前的坪塘上抽旱烟。烟枪的火星一闪一闪亮晶晶,像是和满天的星星眨眼说着话。我坐在旁边,听爷爷讲述那些记忆里的人生故事,有时又神游天地,倾听山间鸟啼虫鸣或风吹松林。

一阵山风自谷中刮来,让夜起观星的我感到一丝寒意。返回房间后,往日时光和近日村中见闻在脑海中交错闪现:人们围在火塘边,像炕上的腊肉一样被烟火气环绕着,然后相互劝酒、夹肉、分烟,在一阵喧闹中回顾一年天南海北漂泊经历。寥寥数语中蕴含了命运的味道,受教育的程度就是命运的底色。

然而,村里已经有一阵没有听到孩子考上大学的喜讯了。绝大多数儿童留守在家,父母春节之后就出门远去,祖辈照顾饮食起居。但就如“犬马皆能有养”的古语说的一样,有饭吃、有衣穿与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关爱并不是一回事。这群孩子的青春就游走在校园、家庭之间的空白地带。心怀愧疚的父母通过给孩子购买电子产品等补偿,电子产品又给孩子带来游戏,游戏继而侵占宝贵学习时光。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群“学校无心学习,家中不会劳作”的农村学生。他们过早地过上一种“游荡式”生活,上学时,因想着熬到毕业就可以进城闯荡,因此在学校里“游荡”;放学后因顶着学生名头,较少从事农耕活动,而在村落中“游荡”。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这些既丢失了农村人安身立命的勤劳踏实,又没有得到知识力量的孩子,成群结队走向城市,开启农民工二代、三代的生活。这时,他们开始体会到命运的味道,于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又用一生的时间在世界中“游荡”。

我家晚辈也是留守儿童,也一样被手机“俘虏”了。我细思极恐,计划醒来后带已经读八年级的外甥明洋到村里走走,带他到祖辈劳作的场地看看,搞些场景式教育。试着将祖辈的历史和自己的一些粗浅判断,当作一粒种子埋进他的心里,静待有朝一日能够生根发芽。

祖辈的劳作之地离村子有一定距离。我爷爷(也就是明洋的太外公)的鱼梁和稻田,离家六七里地,以前步行更远,全是上坡下坡,耕种极为麻烦。鱼梁本来雄伟,巨石林立,稻田本来开阔,土地肥沃,只是去年洪水过境将它们都冲洗殆尽。

在那片被洪水冲刷的还残留着劳动痕迹的土地面前,我告诉明洋,几十年前,他的太外公独自在此处建造过一座大型的鱼梁,拓宽过一片稻田。他整天泡在河流之中,将上百斤重的巨石块翻转起来,清理沟渠,又按照岩石大小、形状开始构建鱼梁,将地面铺设平整,将侧面缝隙堵住,让鱼儿顺利游走到此处,又不会从侧面跑出。他还上山砍伐巨大树木,搭建能够承接鱼儿的箱。每次洪水之后,他就要再次对鱼梁进行大面积的修补。分田到户时,稻田本来是都是远近搭配,但是村里有些人劳动不方便,但是他劳动能力强,于是他应村里人要求,将村子附近的稻田都换到了远处。

我小时候劳动极为艰难,也没少埋怨,但如今到村里和老人们谈起此事,有不少人还能记住他的这份恩情。而后他凭自己的劳动,养活了三儿一女,大字不识一个的他还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学校上学,孩子都能识字算数了,其中我的父亲还是七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算是给家里播下了教育的种子。

走到离家四五里地的伯伯(明洋的外公)家的柑橘园。我告诉明洋,这片柑橘园是他外公一生的成功标签,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地标之一。

我说,你外公虽然现在帕金森症,年老体衰,但眼前这片果园却正是他年富力强时,独自一人在树木茂密、藤蔓丛生的山林里,用柴刀一刀一刀砍伐丛林砍出来的,用锄头一锄一锄挖掘土壤挖出来的。为了省去来回家中吃饭的时间,他将炊具带到山上,搭个窝棚,吃住都在地里。他在地里分批种植柑橘树,杂种植西瓜、玉米等作物。日复一日,他独自面对大山,将半座山变成一片农场。他又学习父亲建鱼梁的方法,在果园下的河流中自己建造了一座小型鱼梁。他凭劳动养家,也让子女衣食无忧。然后,他继续将自己的二女一儿送往学堂求学,直到孩子不愿上学为止,其中一个中专毕业了,这相比上一代又进了一步。

期间,我给明洋讲述起教育程度与工作和人生的种种关系。明洋去过其父母打工的城市,我反问他有没有去过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他摇头否认。我感慨,即使人们同样生活在大城市中,接触的事物也会不相同。继而给他讲述我们家族中现在从事不同工作的长辈的过往,希望通过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让他明白一些付出与回报的道理,让他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朴素道理。

然后又谈起离他生活最近的同龄人辍学打工的辛酸,比如:初中未毕业外出打工的,十来年每年回来就只是“大了一岁”;初中毕业外出打工的,十来岁的男孩把自己悬挂在百米高楼之上,一手攀援窗沿,一手抓着十来斤重的电钻在外墙上钻螺丝孔;初中毕业后外出干上了送外卖工作,没有驾驶证还得和交警斗智斗勇,和客户沟通甚至吵架骂娘,保不齐被交警处罚或者公司罚款。当然,也有极少数正面典型,比如:学习成绩普通但是坚持上学,读完大专后进入某公司工作,收入可观、穿着体面。

我告诉他,他父辈一代是教育程度虽然比较低,但是大多有农村耕种经历,在与天地的搏斗中养成了勤奋踏实的品质,所以外出多能有一些储蓄。而比他稍大的二代、和与他同龄的三代农民工,已经出现了一些连糊口也困难的情况,而我并不希望他走上那样的道路。

途中,我还简述了村中道路变迁的往事,多年以前祖辈以“通车之后会有人偷山上的树木”为由放弃了交通要道过境的机会,而后公路入村又因为巴掌大的一块土地让公路不顺城、不能进村子,这些无形的观念虽然无法捉摸,但是折射到有形的道路上,就实实在在变成了崎岖不平和交通闭塞。影响一个地方和一个人的发展,常常不是我们看中的外在条件,更多的是思想的限制。这些思想的藩篱,在保护自己背后的三分薄利的时候,也拒绝了未来无数年的发展机遇,让其子孙世代受累。思想封闭和条件落后,两者还会相互作用,恶性循环。

回到家中,大姐已经热好饭菜。聚餐之时,教育再次成为讨论话题。大姐想起我某次用密码箱拖书备考的事,就对明洋说:“我如果是你,就用五年时间埋头看书、悄然成长,先确保考上重点高中,再努力考上重点大学,上了大学就相当于找到走出大山的新路了。此后的人生就有新的世界。”我把话题接过来,并用这种稍显枯燥说教的方式来补充。

教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却会有边际效应。但相对于知识匮乏的农村而言,教育依然是村民打开视野、认知世界、获得劳动技能的重要方式,依然是农村孩子走出大山的最主要方式,是人生成长的重要基础。

只是,人生一去不复返。希望孩子们能够抵挡外部世界的诱惑,潜心读书,用现在的悄然生长换取将来的茁壮强大。

--> 2023-02-20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5142.html 1 你当悄然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