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2月26日

荣光无限 英雄不朽

——《荣光·乾城》大型实景演艺侧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浩

荣光,是乾城走出的英雄——罗荣光。

荣光,也是湘西人引以为豪的荣耀与光芒。

2月23日,夜幕降临,民族英雄罗荣光的故事被科技赋予新形式与新生命,在吉首市乾州古城上演。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变换色彩、图案与文字,婀娜多姿的少女江面起舞,大沽烽火倒映江中,硝烟声、鼓舞声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呐喊声响彻乾州古城的夜空。

1

三声鼎鸣,拉开《荣光·乾城》的序幕。

舞台中央缓缓站起一位身披铠甲的大将。山河破碎,巨龙嘶鸣。他不甘、怒吼,但他无能为力。硝烟弥漫,喊杀声沸腾。殉国之际,他魂归故里,带着万千心事奔回千里之外、魂牵梦萦的湘西大山深处。

他是罗荣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雅溪村的清末名将,民族英雄。他曾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67岁的罗荣光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壮烈殉国。

“光儿,光儿。”罗父罗母的一声声呼唤,不知让多少人湿了眼眶。此刻,他人生回闪,将乾城与大沽口跨时空连接。漫天的焰火、绚烂的灯光、震撼的音效……一位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的民族英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2

“今天是我们成婚的日子。”

着一席苗服长裙,一位手持红色油纸伞的少女缓缓走来。溢彩流光,美轮美奂,湘西多情山水总能孕育灵动女子,而这,一定是罗荣光的心上人。

岸芷汀兰,蝴蝶摇曳。缘起缘灭,聚散离合。无人机组成的兰花、蝴蝶等在万溶江水倒映下越来越多。舞台上,苗服、银饰、苗鼓……湘西元素也越来越充盈。一江花开赠佳人,终于回到了罗荣光魂牵梦萦的湘西。万溶江上,响起欢快的歌谣,闪耀俏丽的舞姿,湘西女子的飒爽、灵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突然,冲天炮火将人拉回现实。原来,美如梦幻的场景,只是他在激烈战斗中瞬间回眸,是英雄深埋心中的柔情。

3

只是,国之不存,民将焉附!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声嘶力竭的呐喊,将整个演绎推入高潮。身边游人热泪盈眶者甚多。

从古至今,湘西人从不缺热血!

想当年,土司彭翼南18岁带领5000余名土兵抗倭,立“东南第一战功”;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128师7000多名湘西子弟兵血战嘉善,以伤亡4500余人的代价坚守阵地7天7夜……2012年,横跨德夯大峡谷的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创下4个“世界第一”,成为“矮寨不矮 时代标高”的新时代红色地标。2016年,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湘西州十八洞村顺利脱贫,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时代样本。

这是湘西人的热血与浪漫,也是“家国情怀”的湘西篇章。

4

演出结束,游人仍不愿离去。

或许是光影融合展现的花开遍地、龙飞乾城的奇妙场景,令人“震撼”。

或许是主题场景与历史片段蒙太奇般穿插跳跃,让人“过瘾”。

或许是桃林竹海与少女凌风的舞姿,令人“陶醉”。

亦或许是鼓声齐鸣中,大沽炮台上将士们舍身殉国的悲壮身影与震天呐喊,令人“感动”。

作为一场科技与艺术相融的视听演绎、文化与创意结合的光影盛会,《荣光·乾城》足够诚意,也足够精彩。

--> 2023-02-26 ——《荣光·乾城》大型实景演艺侧记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5603.html 1 荣光无限 英雄不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