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2月27日

浅谈如何激励返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向卫华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事业有成、眼界开阔、心念桑梓”的人才陆续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那么,如何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激励返乡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开发人才资源,汇聚各类返乡人才。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集聚,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首先要摸清人才数量。由各地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通过约见交谈、走访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当地在外人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在外人才资源状况;对有意返乡的优秀人才加强联系,第一时间掌握返乡人才的基本信息和思想动态,分门别类建立“人才资源库”。二要打通返乡通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乡情是吸引外出人才回流的基础。通过组团外出拜访创业成功人士、召开招商引才洽谈会、校地合作交流会等方式,靶向对接在外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吸纳、支持在外人才回乡创业,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构建返乡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三要搭建联络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定期发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征求在外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在外人才对家乡事务的参与度和归属感,吸引各方人才关注支持家乡发展。同时,实施“桑梓计划”,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在外高层次人才机制,引导在外人才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建言献智,服务家乡发展;同时积极搭建在外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平台,把当地在外成功人士、知名人士作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为深入对接合作奠定基础。

营造创业环境,力争留下返乡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让他们引得回、留得住、发展好,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在事业平台、政策支持、创业服务上下足功夫,用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提升在外人员返乡创业的激情。一要优化发展环境。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按照绿起来、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标准,围绕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布局,持续改善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归来燕”“筑巢安家”,用环境留住返乡人才。建立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关心关爱返乡创业人才长效机制,让返乡人才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关怀,吃下干事创业的“定心丸”。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外出人才回乡创业需要激励和扶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才返乡发展自己的事业。建立人才投资项目库,通过制定人才、项目、财税、信贷等优惠战略,为干事创业者提供“硬支撑”,让所有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创新动力。三要加强感情联络。重视人才,关爱人才,聚焦农村发展建设,通过以“乡土、乡情、乡愁”为主题的返乡人才恳谈会、座谈会、联谊会等方式,征求发展意愿,加强政府和部门与返乡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联络;经常开展调研、走访、慰问,用真情实意解决创业发展中各阶段的难题,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效益、实现价值的舞台。

精准赋能培训,培育拔尖返乡人才。教育培训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让返乡人才安心专心创业,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需要加强引导和培育,让“党心”扎根他们心中。一要加强思想教育。以关爱服务为着力点,对返乡人才开展乡情教育,把无形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推动创业的有形载体之中;邀请返乡人才参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激发“感恩家乡、回报家乡、致富家乡、振兴家乡”情怀,让其在潜移默化中肩负使命,带动群众致富。二要实施创业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坚持需求导向,整合培训资源,畅通培训渠道,为返乡人才提供深造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大规模培训,帮助返乡人才破解“水土不服、干不长久”的困境,防止“二次外流”现象,切实提高人才返乡创业“存活率”,培训内容包括投资计划、创业规划、扶持政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员工技能等。培养造就一批敢学、敢想、敢做的返乡人才,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三要拓展培训渠道。坚持以壮大人才增量为目的,探索创新“校地”“企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推动涉农院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创办助农项目,引导各类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提供智力支撑。建立成功企业家和返乡创业者“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让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乡村工匠、致富能手。

强化组织引领,盘活用好返乡人才。返乡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坚持以人才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为返乡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一是成立社团组织。组建返乡人才“协会”,搭起返乡人才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在争取政策、项目实施等方面搞好服务保障;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从相关部门选派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优秀干部结对返乡人才,把组织关怀与乡土情结及家庭亲情融为一体;成立“协会”党组织,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正确引导返乡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二是支持互赢发展。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鼓励返乡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返乡人才与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由村党组织负责项目把关、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等,返乡人才负责具体生产经营,让返乡人才成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三是拓宽用人渠道。实施‘头雁’培育计划,注重在返乡人才中发展党员,推荐优秀返乡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实施“能人进班子”计划,将优秀返乡创新创业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范围,从中择优推选村“两委”班子成员;聘请热爱农村、热心村务的在外创业者或退休回乡人员为“荣誉村干部”、村顾问等,帮助提升村级事务管理水平;开展“十佳优秀职业农民”评选活动,选树优秀返乡人才典型,讲好各类人才故事,大力表彰奖励“创业之星”,形成返乡人才回归集聚效应。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要靠人才,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积极发挥人才优势,让更多返乡人才都能够找到个人发展的位置,积极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才会迎来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 2023-02-27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5704.html 1 浅谈如何激励返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