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2月27日

老家旧事

田凯频

(接上期)

三、保家与保家楼

老祖宗殉难事件,强烈刺激了五个太爷。他们合议,为了抵御外来的侵略,不受他人欺负,维护族人的安全和家门的尊严,必须有所准备。我家太爷率先修建了一座保家楼,保家楼为三层碉楼,高三丈有余,下面两层用大块石头砌成石墙,墙体墙垛厚实,可防火攻,形成坚固堡垒。

五兄弟先后购置了六支汉阳造步枪和足够的子弹,还有几只狩猎的土火铳,闲时熟练操作枪械,训练瞄准要领。并串联附近的炮楼坡、野鸡坳和霞烟冲三寨,联合抗匪,约定遇有匪情,鸣枪为号,相互照应。

保家楼三层均设有哨孔,留有枪眼,居高瞭望可观察四方情况,可隐蔽选点射击。楼内可容近百人藏身,备有水缸粮仓,满足数日不出之需。

有了枪支和保家楼,寨子谨慎了许多。白天太爷爷和爷爷们干活枪支弹药背在身上,夜里牛羊猪赶回家关在保家楼底层。随着爷辈渐渐长大,多了一批少壮,势力愈强。一有匪情,男女老少躲进保家楼,少壮们便各就各位,对付土匪。

有过两次,小股土匪窜到寨子,族人发现后,鸣枪告警,一时四方响应,枪声大作。土匪见此阵仗,怕惹不脱身,只能知难而退了。从那以后,小股土匪再没有进入过木架垅村寨。

民国二十几年,匪患仍然严重,抢犯改为白昼潜伏不出,夜间出没抢村劫寨。勤奋乡在地方民团统筹下,实行区域联防,组织各保各甲少壮,在村外道路设立暗哨。那时爷爷担任甲长,相当现在组长,带头值守岗哨。一天晚上午夜时分,爷爷和三个村民围在炭窑里放哨。听到不远处有人踩断作柴火的树枝的响声,喝令一声口令,对方没有回答,四个人便对着声响处放了一排枪。黑暗中听到一声 “哎呀”,接着传来人在树林中奔跑的稀里哗啦的声音。四个人不敢远追,继续守哨。次日天亮,他们在林中搜索,发现打死土匪一人,另外在坎下的田地里,留下杂乱的脚印,还有一双膝盖陷入泥土的陷印,是土匪仓皇逃跑跳坎落下时,膝盖跪倒的痕迹。村民们捡到一卷土匪失落的丝帕。这事在当时很是鼓舞人心,传说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股的土匪人多枪多,木架垅无法抵御。茨岩大岔的大土匪杨和清队伍五百余人,曾被招安归顺政府,后来反水继续为匪,规模大,势力强,平时不抢当地村寨,多在麻阳锦江打劫过往商船。为扩充势力,收纳喽啰,用武力到周围村寨强收民间枪支,武装队伍。所到之处,鸡飞狗跳。大概访到几个太爷爷的这几条枪,在过年前三天,大白天带着队伍将木架垅寨子围住。太爷和爷爷们被叫到村口,吓得浑身发抖,脚手筛糠。杨和清亲自谈话:不要怕,他们不要钱财,不要人命,只要把枪和子弹交出来,他们立马走人。几条枪讲得清清楚楚。太爷爷和爷爷们都听懂了人家话外的意思,看着这架势,知道抵抗无用。家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十口人,实在惹不起这个祸。便一个个回到屋里取出枪,连同子弹老老实实交给了土匪。土匪们也不再纠缠,扛着枪撤了去。

能保家的只剩下了老人和保家楼,太爷和爷爷们正为防御抢犯的事发愁时,迎来了解放,社会不再混乱和动荡,进入了太平盛世。

我高考填志愿时,我便毫不犹豫选择了公安院校,把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终身职业。

旧事自然是过去了的事情,早已被时光扔去很远。所有的旧事情慢慢随时间的流逝淡化,被大部分人遗忘,最终会被淹没在时光的隧道里。因为这些对现代生活方式和眼前生活,内容几乎没有了任何的关联。然而,这些久远而陈旧的往事,惨痛的,悲壮的,荣耀的,却原封地装在我心里最深的位置,尽管很多我并没有亲自经历。

无论在哪里,远或是近,天南或是地北,无论哪个时候,快乐或是烦恼,或是郁闷,只要思想起老家,眼前便会浮现出那油绿的山林,黝黑的田地,熟悉的家园。心中便会回到过去的悠悠岁月,被挥之不去割舍不断地情愫缠绕不清。

每次扒开岁月的灰土,翻开藏在心里那些尘封的旧事,总感觉有着湿湿的新鲜,有着满满的温暖,有着眷眷的怀恋,让我感慨时光荏苒,逝者如斯,感到世事艰难,人生短暂。这也让我的心越加清净,更加明白,越加丰富,越加强大。

(全文完)

--> 2023-02-27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5708.html 1 老家旧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