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红艳 张爱群)“白天保持20℃至25℃,夜间不低于10℃……”3月15日,花垣县花垣镇蔬菜基地,该县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县派科技特派员彭宗生现场指导辣椒育苗技术。连日来,该县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农技人才、乡土人才三类人才作用,助力农民春耕春种,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专家人才点对点指导。主动对接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柔性引进的高端专家人才和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共115人来县蹲点指导,建立深度合作,围绕科技化、智能化、系统化助农。累计开展农业产业科技项目15项,科研实验9项,推广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茶园基地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15项、新品种10项,创建湖南德农牧业湘西黄牛等企业技术研究中心8个,五龙农业公司等产学研基地16个,建立十八洞黄金茶标准化培管技术研究基地150亩,助力打造一批茶叶强镇、油茶之乡、“油稻”之村。
农技人才面对面送技。组织农业农村、畜牧水产、科技、农机等部门农技骨干160余人,组建20个助农春耕工作组,围绕12个乡镇228个村(社区)和60余个重点农业企业产业发展实际,采取技术指导、观摩交流、实践示范等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打通科技进村(社区)、进企业“最后一公里”。先后开展“赶场送科技”“进村送农资”“田间大课堂”等活动1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930余份,培训推广茶叶、烟叶、油菜、湘西黄牛等春季种养殖、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培管等先进实用技术70余项,受益群众达6.3万余人。
乡土人才手把手传经。聚焦农户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干部、村组干部、名誉书记、互助五兴小组长、“田秀才”、“土专家”、种养大户等团队力量,成立春耕服务队,进村入组,引导农户抢抓农时、科学春耕备耕,重点指导他们利用撂荒地复耕复种,加大望天田、漏筛田改种力度。深入农民种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田间地头,帮助解决春耕物资储备难、种植技术低、劳动力不足、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6950余个,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累计指导农户购买优质地膜、稻种、玉米种等农资8970余次,检测检修各类农机具3780余台(套),耕整土地6万余亩,储备有机肥5800余吨,解决烟叶、油菜等栽培技术问题2530余个,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