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浩 实习生 王清实
“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导游考试通过。”3月2日,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龙金丽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这样一条动态。作为村里几十名农民讲解员中最先考取导游证者,她说:“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龙金丽是飞虫寨人,1998年出生的她,个子不高,经常扎着辫子,圆圆的脸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露着苗族少女的灵气。从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毕业后,龙金丽就外出务工,进过工厂、做过销售、干过美容……
龙金丽吃上“旅游饭”得从2019年6月十八洞旅游公司成立说起。旅游公司成立,景区急需一批熟悉十八洞村历史故事、会说普通话、能打苗鼓、会唱苗歌的本村村民担任讲解员。当时在浙江务工的龙金丽心动了。“我们这一代人是精准扶贫的亲身经历者,对村里的苗族文化、红色故事都了然于胸。我当时就想回村担任讲解员。”龙金丽说,“家里老人也上了年纪,回村担任讲解员的话,不仅可以避免漂泊,还能照顾家里。和家人商量一番之后,我决定回来试试。”
返乡担任讲解员后,龙金丽认真练习普通话,向前辈学习讲解技巧……从第一次带团的紧张和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3年时间里,龙金丽不断提升自己,讲解水平越来越高,也收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称赞。
“看着党建学习团队越来越多,作为游客了解十八洞村的一扇窗口,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这些年,她一直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十八洞村的历史、建筑、人文,用真情给一批又一批游客讲述十八洞村的红色故事。她查阅资料,把讲义背得烂熟于胸,还时常去当年参加过精准扶贫首次提出座谈会的老人们家中走动,听他们讲述当时故事,给讲解储备更多的素材。甚至连晚上做梦,她都梦到过带游客在十八洞村参观游览。
3年的讲解员生活,也让龙金丽认准了从事导游这项工作。
“从小就向往着当导游,游览祖国大好河山。”龙金丽说,“尤其是在十八洞村当上讲解员后,经常接触旅行社的前辈,考一张导游资格证的心愿也开始慢慢在心底萌芽。”为此,龙金丽开始关注旅游相关的书籍,也留意很多旅游培训方面的资讯,关注了很多的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号,还报了导游培训班。
2022年6月报名,11月底考试。备考的时间里,同事们都开玩笑说龙金丽与世隔绝了,她在全身心备考。得知导游证考试成功通过那刻,她激动得立即发朋友圈分享。“这段全力备考的经历很重要,让我明白扎实、专业的导游基本功来之不易。我更懂得,如果没有精准扶贫,如果村里没有发展乡村旅游,我永远也不可能走上导游这条路。未来可期,我要更加努力。”
未来可期,十八洞村是,龙金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