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海 张建辉 杨 波 麻向阳
近几年来,泸溪县按照“消除薄弱村、培育重点村、打造双强村”的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多领域聚力、精细精准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跑出了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带来了农业科学生产水平、村民发展产业信心的提升,强健了村民共同富裕产业支撑基础。
3月10日,晴空下的泸溪县兴隆场镇甘田坪村,广袤田野翻耕一新,村民正沐浴着春日的暖阳,在村集体经济烟叶种植地,赶时清沟撩壕、起垄、整地,或三五成群相互协作抽膜、覆土,有条不紊盖膜,为即将开始的烟苗大田移栽做准备。这段时间,村支书、主任邓楚元也是一直蹲守基地指导,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
甘田坪村田地资源丰富,水利基础设施完善。依托挖掘资源优势,该村将党建链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玉米、烤烟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22年,该村通过治理土地抛荒发展了粮食、烟叶等产业,再加上光伏发电,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
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也让村民在参与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中提升了发展生产的水平和能力。村民杨秀岩一直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营,正是得益于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让他渐渐掌握了种植养殖科学技术,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成为村里的农业生产土专家、致富能人。他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建立起了育苗基地,辐射周边村寨供给优质的种苗,带动了周边200多村民就近务工和发展产业增收。
“今年,我继续种100亩烟,发展稻鱼种养100亩。”杨秀岩信心十足。
集体经济带动培育出了致富能人,能人长成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眼下,甘田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完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优化。今年,该村因势利导,在巩固去年土地抛荒治理的基础上,加强“党支部+合作社+能人”运作,力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有了新目标。
“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下一步,我们甘田坪村将通过发展烟、稻、鱼(套养)的产业模式,力争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以上。”邓楚元说。
突出支部引路,产业铺路,泸溪县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将党建链建在产业链上,立足村情实际科学布局,一年一计划,一村一策,找准点着好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注重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为集体经济发展加油助跑。
泸溪县潭溪镇盘古岩村地处偏远,山多田少,当地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旱杂粮、烤烟种植400多亩,带动了60多位村民增收2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我们发展产业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说起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实惠,盘古岩村村民杨自琼一脸幸福。
在该县小章乡小章村集体经济辣椒育苗基地,大棚、机耕道、育苗温控、自动喷灌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当地及周边村民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增收机会。村民符军兰 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村集体经济辣椒产业发展了,就近务工一天能有100元收入。
围绕发展村集体经济,泸溪县整合153名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农技特岗生,组建10个科技服务团联乡镇、联村、联基地、联大户,培育合作社89个、示范基地48个。同时,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力促集体创收农民增收。
2022年,泸溪县集体经济总量达3548万元,全县1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66个、50万元以上17个、100万元以上3个。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入选《湘西自治州集体经济案例集》,入选数量全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