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全媒体记者 田红梅)阳春三月,进入采摘新茶旺季。3月15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嫩芽,身挎茶篓的当地茶农星星点点遍布在青翠碧绿间,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一叶叶新茶落入茶篓,满园清香。
在茶农张绍杰的茶园里,70来岁的他戴着防晒斗笠置身于半人高的茶树间行走劳作游刃有余。只见他选准幼芽,用食指和拇指交合在一起,手腕往上轻轻一提,一枚鲜叶便进入了腰间茶篓。他说:“采茶要用手提采,不能用指甲掐,这样既保护了茶树,又保证茶叶质量。”
张绍杰1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炒茶。家里几个孩子都在外谋生,他和老伴一起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守护着10余亩茶园。今年春茶长得快,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深谙此道的老人家除了自己携老伴亲自采茶,还请了左右邻居一起帮忙采。当天采摘的茶叶,当天就能以每斤80元至100元的价格卖给收购鲜叶的公司,换成了现金比什么都踏实。
马颈坳镇隘口村祖祖辈辈种茶,是湘西黄金茶的原产地,有“百年苗疆茶谷”之美称。如今,隘口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茶园,全村种茶面积达2万亩。村支书向天顺介绍,近期全村每天可采摘鲜叶1万斤左右,到了高峰期每天可采摘鲜叶5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