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3月20日

法援路上“最美”守护者

本报全媒体记者 余江明 田晓兰 通讯员 向德刚

“法援中心是困难群众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的服务就是他们的希望。”工作中,龙山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志云时常这样提醒她的同事们。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件,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3年来,张志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之美、为民之美、奉献之美,她曾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及州委州政府二等功奖励等荣誉。

“为群众服务,要热心肠。”

“她像一团火,走到哪就把温暖带到哪。”说起张志云,认识她的人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2016年年底,家住龙山县水田坝镇的田某遭遇家庭变故,其丈夫张某驾驶普通二轮摩托与货车相撞,由于货车师傅雨天行驶未保持安全车速、遇紧急情况临危措施不当致使张某当场死亡。2017年夏天,在与被告及被告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无助的田某来到龙山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痛失丈夫、老人生病在床、小孩年幼、无经济来源……见到面临困境的田某,张志云深受触动。虽身怀有孕,张志云仍当即决定要亲自为田某代理。张志云冒着酷暑多方奔走,一边忙着了解案情,搜集证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边她时常与田某进行交流,为其做正向引导,鼓励其勇敢面对变故,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在张志云的努力下,经过开庭审理,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法院判决被告赔偿田某31.5万余元。近半年时间的相处,张志云诚挚恳切地为民真心服务深深感动了当事人。事后,田某特意来到龙山县法律援助中心,将一面写有“无私奉献,人民好律师”的锦旗送到了张志云的手中。

从事着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接触密切的工作,张志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以其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耐心真诚地为每位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为群众办事,要够专业。”

法律援助,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想要做好它,光靠一副热心肠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

多年的司法行政工作,让张志云锻炼成了“多面手”。为更好地帮助他人,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证书。为解决一起长达5年的邻里纠纷,她先后5次下村走访了解情况,为双方当事人讲理释法,最终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作为“关爱女童守护花蕾”公益宣讲团成员,她将防性侵法治讲座送进学校、进社区,并耐心为性侵受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她们重建信心,走出心灵阴霾。为做好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她积极参加法律援助“七进”宣传活动,多方位、全视角让困难群众了解法律援助惠民政策。

23年来,张志云累计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上法治课30余场次,参与诉讼、非诉讼案件68件,代写法律文书400余份,组织参加法治宣传70余场次。未成年人保护、农民工讨薪、老年人赡养、残疾人维权、受家暴妇女离婚……张志云总是出现在期待援助的人群中,以自己的专业帮助受援人走出法律困境。

“为群众办事,更要有方法。”

法援要惠及全社会,前提是得到群众的认识和认可。

多年来,张志云带着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思考,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创新工作,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她带领中心人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2016年在全州率先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律师在法律援助中心坐班,为群众解惑答疑法律方面的问题、提供法律援助;与武装部合作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军人家属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法律咨询、援助申请网上受理、办理,极大节约办案成本;扎实推行法律援助“全省通办”服务,对不属于该中心的法律援助案件,先行接收当事人申请资料,再及时与管辖地法律援助中心进行衔接,免费转交、邮寄申请资料;为确保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对个别特殊案件通过“智慧法援”系统指派外地专家库律师高质量承办,确保当事人权益得到全方位保障;积极组织开展“法润三湘”志愿者活动、法治课堂进社区活动,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建设;主动介入矛盾纠纷,加大诉前调解,尽最大可能化解冲突,在赡养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几类案件中基本做到先调再诉,用爱心、真心、责任心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

“我爱我的事业终身不悔。”张志云说,“将继续用爱和责任回馈群众、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责任与担当。”

--> 2023-03-20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6901.html 1 法援路上“最美”守护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