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邦 全必艳
走进花垣县司法局办公大楼,迎面看到的是一块写有“花垣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牌子。坐在这块牌子下面办公的女士,被受援者称赞为“侠骨柔肠”的义士、“最美最亮的星星”。她,就是麻娟。
麻娟现任花垣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股长、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自进入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以来,她勤奋刻苦、细致钻研,练就扎实的法律专业本领,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她始终以一名党员律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好一名司法行政的“三多”兵:“多吃苦、多做事、多钻研”,她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恪守了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守平安、护和谐的初心。
一、搭平台,当好公共法律服务“推销员”
花垣县公共法律服务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对于麻娟来说,还只停留在概念上。“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作为司法行政部门新设立的股室,要怎么抓、怎么干这一项工作?根本没有参考答案,也没有一个具体指导,全凭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公共法律服务是一个大体系,是司法行政服务的大前台、大窗口,为了干好这项工作,她不断领会上级的指示要求,一次次向局领导汇报情况,一点点摸索讨教。通过不断地摸排滚打,她把县里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推上了自己预想的轨道。
一是,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县、乡、村三级平台共建。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负责人,麻娟积极向局党组汇报,争取得到重视和支持,完成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在乡、村平台建设期间,她不辞辛劳,和司法所的同志们一个个看点,一个个督促挂牌,一个个确定村联络员,最终依托乡镇司法所、村综治中心协力共建,实现了花垣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平台全覆盖。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热线电话等线上新平台推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的社会影响力早已不容小觑,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获取信息、服务等有形、无形资源的最主要的渠道。她为此依托司法部打造“12348”免费法律服务热线以及省司法厅打造的“如法网”品牌,在县内城乡群众中大力宣传“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多渠道、多方面地让群众知晓集电话热线、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应用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新平台,让县域群众只需要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线上线下、均等普惠的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她亲手编制《花垣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指南》和律师法律扶贫联系卡资料,印发了近3万份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流程及救济途径、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公示。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如法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12348——问题我解答”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推广活动。为了让法律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受援者的心中,每年她都要抽出一个月时间,带队律师、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在县边城广场、乡镇圩场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主动联系县域“平安花垣”“新花垣”等众多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及众多有公益大屏幕的单位,滚动播出公共法律服务推广宣传片,让公共法律服务多方位、多角度渗透到群众生活。通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县域群众有问题先找法律的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逐步走入城乡群众生活。
二、干实事,争做为民服务“先行者”
麻娟思路清晰、细致周到的办案风格在花垣律师队伍中是出了名的。
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她认真组织开展“法润三湘”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活动。组建县域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制作招募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视频,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懂法律、懂业务、有热情的志愿者队伍。在她的感召下,9名女律师和1名工作者志愿组建了花垣县第一个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麻娟每年组织志愿者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工作站、村工作点开展“志愿者坐班日”“法律顾问接待日”活动,让法律服务走进群众家门,提供精准服务。同时,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组成法律宣讲团,深入各中小学校、单位、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法治宣讲活动。每学年联合学校开办“关爱女童、守护花蕾”等有关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堂,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深入贫困村开展法律扶贫活动。年前节后,针对农民工、妇女、老年人开展与其权益保护相关的专项法律宣传、法治讲课活动,年均组织开展志愿法治讲座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为群众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
同时,她认真落实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把法律顾问送进群众家门。将全县50余名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指派至全县200多个村居(社区)担任免费法律顾问,指导建立社区、村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为村民提供全天候的法律咨询,实现了基层偏远乡村群众法律服务贴身行。此外,她还组织开展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倡导志愿者队伍每年深入厂矿园区和工地车间,开展法律宣讲,发放宣传手册。为县域范围内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对企业制度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决策咨询,服务劳工双方,提升企业应对法律风险能力,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三、讲奉献,誓为弱势群体“守夜人”
“你是我们心中最美最亮的星,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2021年,向县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得到圆满解决的23名农民工,来到花垣县法律援助中心向麻娟表示感谢,他们还送来一面“情系弱势群体 一心为咱百姓”锦旗。
多年来,麻娟和她的团队收到群众赠送的多面锦旗。她把法律援助工作,一直都视为自己心中最神圣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法律是她的热爱和追求,更是因为法律援助让她更加确信了自身的使命和人生的价值。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她耐心细致,与当事人推心置腹,常常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她严肃认真,查阅资料审阅卷宗时更是一丝不苟。自到法援中心工作以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上班时间接待群众、录入系统、起草资料,下班回家还得抽时间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服务重点,努力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想尽办法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她立足县域实际,对于精准扶贫户以及持最低生活保障证、“五保”供养证、特困户救助证、残疾证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困难群众免于审查经济困难证明。她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的,一律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免于事项审查,实现未成年人权益得到100%保障;由她负责的县法援中心,年均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件以上,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00人次,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参与认罪认罚案件100件次以上,为刑事诉讼当事人出庭辩护80余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
多年耕耘,麻娟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也让她得到了同志们“视野开阔 勇于创新”的一致赞誉。2023年,麻娟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她表示,在公共法律服务这块牌子下,她将更加不负初心、不负厚望,始终耕耘,让“公共法律服务”牌子不断发光发热,而自己也要努力成为法援天空中,一颗明亮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