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彭 宁 周胜军 通讯员 易 果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实习生 胡承鼎
茶旅融合
这是一场热闹的盛会,人潮中,老百姓反复感叹“像过年了”。
这是一场用心的盛会,落幕时,有嘉宾由衷评价“太走心了”。
这是一场温暖的盛会,拥挤处,热心人发出倡议“乡亲们天天来天天有,我们把今晚让给游客嘉宾”。
这是一场烟火气十足的盛会。
一天两晚,三场活动,从城区到茶园到景区。3月20日至21日的保靖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用亲水、乐山、品茶三种场景,呈现浓郁人间烟火气,解读一个“烟火向新晨”的新保靖。
亲水
在保靖,水有水的玩法。
酉水河畔,沿酉水大道亲水平台一路前行,酉水船工号子、打溜子、铜铃舞、摆手舞等一系列土家族民俗非遗展演精彩纷呈,可沉浸式体验保靖独特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感受保靖人民的热情好客。
沿路还有保靖酱油、保靖松花皮蛋、保靖月饼等非遗美食,绿茶、红茶、黑茶、砖茶等“保靖黄金茶”系列产品,可免费品尝。
这是保靖人民茶余饭后的休憩乐园。
南门河边,“迁陵记忆”古街,木色雕花的窗棂、黑青色的青石板、棕褐色的吊脚楼,搭配红色对联和大红灯笼,还有爆米花、米豆腐、酱油饭……人潮汹涌,花灯如昼。
这是浓缩了保靖人民时光记忆的新网红打卡地。
乐山
在保靖,山有山的玩法。
云贵高原第二级隆起台阶地带的武陵山脉深处,大烽冲峡谷以“Z”形走姿匍匐在保靖县吕洞山系的崇山峻岭中。
峡谷悠长,几十道大大小小的飞瀑流泉增加野趣也添了神秘,成为当地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的最佳去处。
如今,这里是保靖重点打造的新景点。
入夜,彩灯齐明,点燃峡谷,点亮夜色。一路沿谷底行,经水雾门、草卜哚广场、天使广场、帐篷营地、音乐草地,直到“飞流落碧潭,卷起千堆雪”的指环瀑布,大烽冲沉浸式夜游真正实现“一步一景一陶然”。
吕洞山是苗族人的圣山。相传苗族先民因战败而迁徙至此,成了他们憩息的第一站。一部分苗族先民安定下来,繁衍后代,更多的苗人则向西南翻山越岭继续前行。
音乐声起,《圣山下的苗寨》上演,以《迁徙》起,经《劳作》《安居》到《宴客》结束,歌、鼓、茶、酒融入其中,演绎千年苗族变迁,成就真实又唯美、精巧且恢弘的,独属于保靖大峰冲的山水实景剧。
品茶
在保靖,茶有茶的独香。
保靖茶有历史。
保靖黄金茶是中国茶的活化石。七片古茶园中有2057株古茶树,最古老的“茶树王”今年417岁,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
保靖茶有故事。
明嘉靖,湖广贵都御史陆杰途经保靖,一行百余人多染瘴气,服用冷寨河苗寨苗族老阿婆家门前百年老树茶叶沏汤后立愈。陆杰赐谢阿婆黄金一两,将此茶列为贡品,“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保靖黄金茶由此得名。
保靖茶有精神。
保靖黄金茶在脱贫攻坚中曾立下汗马功劳。茶产业带动县域内近4200余户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保靖茶有前程。
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该县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形象鲜明、印象深刻的保靖黄金茶特色小镇,用小镇“串”起保靖茶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村民在家中创收,让古老村落焕发生机,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山水可亲,茶香慰心。
后疫情时代,新文旅赛道,保靖文旅借首届旅发大会闪亮登场,展示了资源更展现了温暖,亮明了方向更亮出了信心,步履坚定地迈向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