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向培东 实习生 王清实
灯火万家四方城畔,星河一道酉水中央。3月21日,随着首届保靖旅游发展大会夜经济活动拉开帷幕,山河相交之处,舞台流光溢彩,人们满溢的热情,化作灼灼花火,点亮了崭新的生活。
酉水大道,提升“夜经济”新品质
酉水河边,沿江大道灯光璀璨。道路两侧高楼林立,商铺毗邻:既有正新鸡排、书亦烧仙草一类热门小店,也有锁味、零食很忙这种新兴连锁品牌,其间还夹杂着当地居民经营的烧烤店与便利店。人们手上拿着、嘴中吃着、怀里兜着,或两两相邀,或三五成群一同进店,消费热情甚是高涨。
“已经300杯了,”夜经济活动当晚,书亦烧仙草的老板彭骞喜悦满满,“以前一天也就能卖100多杯。”自2018年开店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况。不远处龙刚夫妻二人也是喜笑颜开,今天他们的正新鸡排店营业额就已经突破了1000元,等待的顾客排起了长龙,生意的火热程度不亚于旁边的非遗展演。
华灯初上,观景行道平坦宽敞。行道上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游人时而驻足观望,欣赏江边非遗展演,时而举手自拍,共享现场热闹氛围。古朴的酉水船工号子、打溜子、铜铃舞、摆手舞等土家族民俗非遗展演让人目不暇接。
顺途游玩,观赏表演的同时也有特色美味可供品尝:保靖酱油、保靖松花皮蛋、保靖月饼,还有蜂蜜、蕨根粉、豆瓣酱等小零食,无一例外都是抢手货。其中购买“复兴苞谷粑”的队伍,那更是一眼看不到头。
“夜经济”品质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伴随资金投入、道路建设、商业生长、居民入住,只要平台搭好,人群聚集,商业生态自然会在此生根发芽。由着市场优胜劣汰,消费者自主选择,自然会诞生人气十足、实力强劲的商家店铺。
迁陵老街,释放“夜经济”新活力
“迁陵记忆”的横空出世,成为保靖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这是根据保靖文化还原的一条旅游街区。青石路上人群熙熙攘攘,路边商贩吆喝阵阵。在五彩迷离的灯光下,古朴素美的建筑旁,闻着油炸耳糕的浓香,观看现场苗绣制作。不同于酉水河畔的火热躁动,在这曾经繁华的迁陵老街,更多的是人们细细品味,感受保靖百年文化记忆的变迁与传承。
作为保靖县文旅特色街区项目,“迁陵记忆”位于酉水大道至喜阳桥的连接线上。作为酉水河县域段夜经济商圈极具特色的一块拼图,这条老街充分复原了保靖历史长河中的部分传统街景,30余间商铺,集文化传承、民俗文艺展示、休闲娱乐与传统餐饮美食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也为周边商家带来大量新的商机,成为点亮“夜经济”的一盏盏明灯。
“夜经济”活力的提炼,不在一家一店。重点打造的迁陵老街,集合文化、娱乐与美食,抬起身来,展现保靖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俯下身去,尽显保靖亲切柔和的人文情怀。具象化,成体系,有特色,这条420米长街,浓缩了一切文旅要素却又不流于形式。在这片小天地里,“迁陵记忆”如一颗耀目的夜明珠镶嵌在保靖文旅的金冠之上,与酉水大道相映成趣,成为保靖“夜经济”的“黄金半岛”。
夜已深,展演落下帷幕,展台销售一空。人群渐渐稀疏,灯火渐渐熄灭。远去的,是绕梁不绝动人耳目的非遗展演,不散的,是久久不舍三步回头的人群游者。
“希望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彭大姐将新鲜出炉的烤冷面交给游客手中,“让更多人认识我们保靖,来玩。”蒸腾的热气背后,藏不住的笑脸,洋溢着幸福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