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 域 通讯员 魏 龙 彭 舟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好时节,龙山县红岩溪镇肖家坪村天一茶园里,采茶女腰挎篮子,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园中,忙碌地采摘着今年的第一捧春茶。3000亩的茶园,小河环绕其间,河水叮咚,茶香弥漫,茶园内,樱花盛开,迎春绽放,临风舞动,好一派迷人的春光。
近年来,龙山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奋力走出“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绘出了一幅幅乡村发展的和美画卷。
调优产业结构,赋能产业振兴
深入推进“党旗领航·破冰突围”555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业培育项目展示(路演)活动,全县已消除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201个,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91个,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9个。内溪乡不断盘活村级资产和资源,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基本形成了“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可喜态势,实现了村村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目标。桂塘镇率先成立经济联合总社,开发“桂塘印象”大礼包,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茨岩塘镇甘露村立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金字招牌,农文旅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引进多方资本,实施“红色村庄”“红军战斗在茨岩”等项目,实现经营性收入100万元。
加强队伍建设,驱动人才振兴
着力推行“3+2”柔性工作机制,对接百合、茶叶、中药材等产业需求,签约引进“高、精、尖”博士131名、硕士158名来县联点指导。扎实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2100余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185名返乡“农创客”创办了农业合作社。邀请省农科院、湘西职院专家来龙山县举办培训班15期,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850余人,举办“八面红”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培训电商人才100名。选派21名青年干部挂任乡镇(街道)副职,1035名干部入基层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员,30名农技特岗生到乡镇进行顶岗实习。扎实开展“导师帮带制”,组建帮带队伍556支,开展帮带工作2100余次,储备后备力量1192人。引导人才流向乡村、扎根基层,163名科技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指导,县直13名教师、40名医护人员、62名文艺骨干入乡村支教、支医、支文。创办“武陵山片区(惹巴妹)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评定“乡村工匠”200人、“新型职业农民”100人,表彰青年创业英才26人。
培育文明乡风,引领文化振兴
全县建成高规格乡镇文化广场21个,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建310个,改扩建56个,基本实现“应建均建,应改均改”。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建互助组22403个,创新建立“互助工分超市”397个,1.2万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五个到户”,党员联系户91779户,乡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深入开展好党组织书记上党课、党性锻炼、“我为群众办实事”“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系列活动,文化质效不断增强。充分挖掘县内红色资源,打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红色教育品牌,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了茨岩塘主题教育党性教育基地,创新开展“8+3”体验式教育,每年接待20余万人次,文化振兴不断彰显。持续推进“五进小区”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行“一门式”服务工作,下放乡镇办理事项117项,下放村级办理事项43项,2022年以来共计办件340489件,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整治人居环境,助推生态振兴
399个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积分兑换超市,从行动上提高了生态文明思想,助推了产业帮扶效益。探索建立“五员、四组、三队、两户、一推介”的“54321”生态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生态管护员、党员生态中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延伸生态管护触角,消除生态“盲区”“死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实党员“挂门牌、亮身份、作表率”的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清洁,并带动其他村民群众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共开展19场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党员1100余人次、积极分子100余人次参加。同时,充分挖掘山水田园生态优势资源,把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村庄。
突出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全职化管理,全县共配备全职化干部1926人。聚焦素质提升,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县乡54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主题轮训或外出专训,有效提升了乡村振兴履职能力。组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深入推进村(社区)干部素能提升“五大行动”,创新推行的“三单五制”工作法入选了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展示。持续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和新任“两委”成员“凡进必审”,落实县级备案67人,联审23批次630人。制定出台了村党组织和村级组织运行规则,组织开展“村权监督”月例会,399个村权监督微信群“村村全覆盖”。着力提升工作实效,54名县级领导包乡联村,13名县委常委带头建立党支部联系点,5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