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萍
三月是学雷锋月,雷锋离开我们六十余载(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可他的名字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他能久久活在人们的心中呢?是他高尚的精神品质,激励着我们后人奋发图强,奋勇前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雷锋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师的一生,任教的学生成百上千,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品行修养各有千秋,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如何去呵护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引路导航?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倾其所能去关爱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和贫困生,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做孩子的贴心人,引导他们战胜自卑,找到自信,公平地享受教育,愉快地投入学习。
其次,教师要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学校布置的任务,分配的工作,我们要认真踏实地去做,而且尽量做得完美一些。譬如教学工作,我们就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辅导差生,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事情再多,工作再忙,我们都得挤时间学习。“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我们的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我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每个人只要一天做一件好事,一年就可以做365件,这么多师生,一天、一年就可以做千千万万件好事。这样,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我们整个生活环境就好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和谐融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们要学习雷锋苦干、实干,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感恩,把工作当着快乐的事,就不会有那么多抱怨。工作是你维持一家人生活的来源,把做好工作当着自己的习惯,就会苦中有乐。“现在你不努力工作,将来你会努力去找工作。”我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一点危机感,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工作着。
我们要学习雷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祖国富裕了,我们不用像雷锋那样,衣服、袜子补了再穿、穿了再补。但是,我们仍然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挥霍财物,不浪费粮食。更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雷锋的这段话让我们获得了人生启迪,陪伴着我们一代代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虽然雷锋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雷锋精神一点也没过时,我们应当把“雷锋这座道德丰碑”永远矗立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