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正海 杨波)4月6日,笔者从泸溪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该县着力健全发挥“村党支部+网格+党员中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机制作用,探索推行“五小为民”服务工作法,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倾听“小意见”。全面推行“民事直说”工作法,在14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民事直说”工作室,建立议事亭(长廊),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组织党员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万多个、帮办代办实事12.8万余件。
调处“小纠纷”。吸纳农村乡贤、综治网格员、驻村辅警等组建成立“大排调”队伍,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落实“随手调”机制,充分发挥147名党员调解员作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78件,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即调处、遇到即化解”。
解决“小困难”。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梳理单位实事清单18项、为民办实事清单45项。结合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从细微处入手,分层分类开展关爱服务行动800余场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
办理“小事情”。健全完善“镇有中心村有站、村社都有代办员”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行马上办、带着办、领着办、流动办“四办”便民工作法和“不见面”服务、“家门口”服务,及时办理群众的“小事情”。
帮扶“小项目”。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从“小项目”着手,村党组织书记认领实施“书记党建项目”140余个,引导58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与1276户农户结成对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项目678个,实施危房改造、农村旱厕改造、街头巷尾硬化、村间道路硬化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69个。同时,推行“晒”项目实施“清单”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