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4月16日

酉水河畔的艺术邂逅

沙湾村依山傍水,长堤缀绿,群山围翠,酉水碧波荡漾。行船其中,沉醉于水天交融之美,尽览天地壮丽之景。

全国名家走进酉水。

土家小伙子们生龙活虎,铜铃舞耍的风生水起,铿锵有力,极具视觉冲击力。

美丽田园有情,魅力乡村有请,画家们围着柴火写生。

笔如行云流水,画作栩栩如生。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贤清 摄

湘西州青年画家彭元武的作品。

浓墨勾勒,淡墨烘托,纸上画也是新风景。

人在景中,挥毫泼墨,画中人画着画中人。

岩脚寨的古枫林中,画家们围炉煮茶,话乡村振兴。

面对如此清澈的自然山水,满怀热情,用画笔诉说。

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 番

4月6日,古老的酉水河迎来了一群仰慕者——参加“幸福保靖·走进酉水河畔”全国名家助力乡村振兴写生活动的全国画家们。

从碗米坡镇首八峒村码头乘渡船过河,船桨划破水面,伴随发动机轰鸣声,不到十分钟便到达了第一站沙湾村。

刚上岸,画家们便各自根据经验寻找角度,画架林立在村里各处,画家们在白纸上挥毫泼墨,笔下山川河流,方寸画布里,虽只容纳一隅却意境深远。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海钟面对河湾悬崖已驻足欣赏很久,他感概:“写生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一些新的观察、新的触动、新的思考,沙湾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吊脚楼、铜铃舞,新奇的土家语言等都让我沉醉。因这些元素生发出更加丰富、更多元性的笔墨语言,画出作品。”

蕴藏于山水、田园、民居中的乡村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沉淀,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土家族、苗族世代在保靖县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使得地方民族特色文化非常浓郁。

在创作的五天里,艺术家尽情亲近自然,全身心感受乡村文化。

“我们刚告别洞庭湖又来到酉水河,两者都源于长江,一个是潮平两岸阔,一个是山水画中游,因水相连。我还了解到岳阳保靖两地因结对帮扶有了29年的深厚情谊。所以我更希望能用自己的一套画水的语言来,表达记录这份情谊。”湖南美术馆副馆长、省美协副主席周玲子说。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谈道:“这次我们来写生创作,一方面是丰富我们的画作素材,发现更多祖国的美好风景,另一方面也是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记录乡村发展的改变。最让我欣喜的是乡村发展中文化也依然被完整传承保留下来!”

落日余晖下,画家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收起画板,背上画作,告别了沙湾这片酉水之洲,登上小舟,渡向对岸现代灯火,酉水河畔的邂逅就此定格,如同一幅画。

--> 2023-04-16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8500.html 1 酉水河畔的艺术邂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