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玉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后,调查研究成了对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方案》的印发,赋予一个时代名词的新内涵。
党有号召,风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提出“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才能真实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状况。
一计一策来源于躬身实践,一言一行来源于亲知真知。调查研究有学问,见功力。做深做实调查研究,练就基本功力,要增强自主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坚持实事求是,把情况摸清。实事求是是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百年大党团结带领人民乘风破浪的制胜法宝之一。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秉持强烈的为民情怀、扎实的调研作风、无私的担当精神。要倾听源于群众的真心话,推心置腹与群众讲“掏心窝”的话,摸清本地域、本行业的真实情况,并将各种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做实调查研究基础。
带着思量下去,把问题找准。问题无处不在,找准问题方显功力。“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能一味地走经典式路线、观盆景式典型,不能骑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围着桌子干,更不能出现扎堆作秀现象。当前,如何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消费回暖、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等等一系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需要去认真思考。心中装着问题,把问题找准,带着思量下去,既“身入”基层,又“心到”基层。
经验总结上来,把对策提足。调研是了解实际的过程,决策是理论加工的过程。多用一些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等笨办法,及时校准调研方向,紧扣现实工作需要选题,吃透与调研主题相关的中央精神、当地情况、典型问题,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基层工作经验与办法。要善于站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度提出对策,站在事关全局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站在服务、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微心愿”角度提出对策;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不可“拍胸脯”保证、“夸海口”表态。要综合运用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客观依据。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立基准线,补基础课,练基本功,传承好我们党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