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4月21日

我爱家乡红杜鹃

○田志顺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杜鹃花开杜鹃啼。打开不二门,走进老司城,漫步踏卧街,踏春芙蓉镇。在家乡永顺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的山水画中,缅怀革命先烈,祭奠民族英雄,感恩吃得苦霸得蛮,无私奉献、图腾民族的列祖列宗。

我爱家乡的红杜鹃,因为她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

塔卧,革命老区,红色沃土,新时代的坐标。血液浇灌每一座耸立可歌可泣鲜活故事的山头,信仰照耀每一幢写满光辉灿烂历史传奇的老屋。岁月尘粒落在每一个土家儿女肩头都是巍巍武陵山。时光浪花每一朵开在溪州大地心中都是汤汤猛洞河。

中国革命历史极为艰苦的1934年,为了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任弼时、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建立了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同数十倍的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他们大战十万坪,激战桃子溪,鏖兵陈家河,纵横湘鄂川黔,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成功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招兵一百只要一歇,招兵一千只要一天,招兵一万只要一旋”。英雄塔卧儿女积极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中,鲜血染红家园,播下信仰的种子,奠定胜利的基石。永顺苏区8万余人参加支援红军,近两万人壮烈牺牲,谱写送夫送子全家争当红军的慷慨悲歌,演绎军民团结、英勇献身的鱼水深情。全永山父子四人全部壮烈牺牲,邹自刚精忠智勇赤心向党,向冬梅舍生取义傲雪斗霜……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燃烧着湘西儿女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热血风采;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荡着武陵山水为民族大义誓死卫国的铿锵誓言。塔卧诞生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走出了166位开国将帅,“红色塔卧、百将摇篮”当之无愧。

我爱家乡的红杜鹃,因为她是民族英雄用生命竖起的“东南战功第一”的牌坊。“破虏溯当年,浙海东南传伟绩;鼓鼙思壮士,大乡西北有高楼”。抗日战争时,永顺人缅怀彭翼南抗倭御侮功绩,鼓舞民众抗日的楼联大气磅礴。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频患,明军多次围剿收效甚微。十八岁的永顺土司彭翼南积极备战,严格训练士兵,把土家人的勇敢、智慧和精神淋漓尽致展现在塔式冲锋队形上:前列阵亡、逐列进补、进退自如、攻守兼备。1554年腊月二十九,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彭翼南接到出征浙江剿除倭寇的谕旨,提前一天过完年,带领数千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土兵,从老司城出发,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到王村上船。他们穿酉水,涉沅江,跨洞庭,飞奔东南三千里,按时赶到“长虹卧波”的浙江嘉兴王江泾围住倭寇,彭翼南横刀立马冲锋陷阵,土兵们舍死拼杀南北夹击,斩倭寇1900余级,取得了明朝抗倭以来最大的胜利,御赐嘉奖“东南战功第一”牌匾。土家族士兵舍死卫国,鲜血辉映朝霞,霞光万道,名垂青史。

我爱家乡的红杜鹃,因为她是志愿军战士血写的坐标。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华儿女血肉筑起铜墙铁壁,折断美军不败之剑,捍卫民族尊严,洗刷鸦片战争以来被外国强盗瓜分欺凌的国耻。这一战彰显中华民族血性,磨砺炎黄子孙钢骨,展示五千年文明的剑忍锋芒。近两万湘西儿女抗美援朝,回国的不足千人,涌现出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宋德清,杀敌最多的金珍彪,舍己救人的罗盛教,谱写了惊天泣地的英雄赞歌。上甘岭,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弹光“飕飕”划破夜空。电光石火间,英雄王成怒目喷火,手握爆破筒,跳出战壕,高喊“为了祖国,向我开炮”,扑向敌人与美国鬼子同归于尽。松骨峰上,天上飞机炸,地上坦克轰,山顶削平,阵地烧红。但勇士们在熊熊烈火中高喊口号,把敌人一片片打死在阵地前。子弹打光,敌人占领山头,勇士们被压到山脚。敌机投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烧成了一团火,勇士们把枪一摔抱住敌人,用身上“呼呼”燃烧的火苗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原47军军长曹里怀将军说:“你们想象不到他们在朝鲜打仗有多勇敢。他们打出了国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战死了,很壮烈,我常在梦中念着他们……”将军说到动容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血火洗礼的上甘岭,美国鬼子的噩梦,中华民族雪耻的大舞台。3.7平方千米的数个山头,血肉之躯挡住数十万发炮弹,鲜活生命挺起炮火削去两米多高的海拔。长城威武,黄河怒吼;雪白血花,浩气如虹。

国家兴旺,诉不完世事沧桑;千年文明,道不尽庚续传承。我爱家乡的红杜鹃,因为它红得像火,艳得像霞,燃烧得像朝鲜的金达莱花。

--> 2023-04-21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9038.html 1 我爱家乡红杜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