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4月24日

创建“五好”园区 推进高质量发展

湘西高新区创新创业大厦。

湘西高新区整齐的厂房。

文/图 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张术杰

今年一季度,湘西高新区预计技工贸总收入同比增长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同比增长148.9%,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湘西高新区抢抓发展机遇,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目标,积极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抓实“五好”园区建设,引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在全省133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五好”园区综合考评排名第36位;在全省46家高新区绩效评价中排名11位;“五好”园区建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集约用地挖掘土地“高效益”

科学编制空间规划。构建“两廊·两带、一心·三园”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园区建设用地布局,“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批复。提出“台地工业、坡地城镇”的发展思路,为园区核心区新增建设用地700余亩。

推进土地储备供应。科学制定年度土地供应和储备计划,率先在省内实现园区单独编制基准地价,相继开展四轮基准地价更新。到目前为止,园区已开发土地总面积816.3公顷,土地开发率达71.74%,土地供应率98.23%。

严格项目规划审批。切实履行项目入区前规划评审、国土审批和班子会研究程序。提升规划审批水平,全面落实网上审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8年至2021年度,连续四年荣获省自然资源厅“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表彰。

●创新驱动强化发展“动力源”

政策出新。出台了《湘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年度评价管理办法》,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评价工作,并根据结果,对企业实行分类服务管理。出台《湘西高新区惠企政策资金兑现工作细则》《湘西高新区财政信贷风险补偿工作细则》,实行一窗受理、限时办结的政策兑现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出台了《工业企业十大优惠政策》《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大政策措施》等,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激励政策,激励园区企业创新升级。2022年全年共为企业办理“五税两费”缓缴595万元,兑现各类财政奖补资金9536.68万元,为6家科技型企业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000万元。

平台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拓展“双创”服务平台,着力为企业与各大院校合作牵线搭桥。全区26家企业与中南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按照“移建用”的总体思路,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检验检测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产学研用闭环,推动科研项目成果产业化。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研发平台37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园区获评全省技术市场优秀单位(全省共7家园区,其中省级园区4家),完成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奥瑞克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

措施革新。制定《湘西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依托信息化平台模块,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盘活数据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亩均效益”为导向,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聚焦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化。近5年,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近8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倍,20余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励。

●建链强链推进项目“强产业”

以招商引资延链补链。启动“全员招商”模式,安排4个驻点招商组驻点招商,聘用招商顾问20名;出台《招商引资第一人奖励办法》,调动招商工作积极性。2022年,外资到位资金、进出口总额、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州第一。今年以来,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外出招商15次,对接企业30余家;4个驻点招商组奔赴珠三角(大湾区)、成渝城市圈、长三角、长株潭,拜访10家商会,收集招商实效信息30余条,邀请企业来区考察10余批次50余人;组建湘商回归项目招商引资落地专班,发出《致湘商朋友的一封家书》,挂牌“湘商回归和返乡服务站”5处,拜访湘籍企业家项目21个,联络湘商企业家29名,洽谈项目12个,接待来区考察湘商22人。

以产业培育稳链强链。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培育以大健康为主导、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为特色、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一主两特一配套”产业体系;着力抓好“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梯队培育;组建签约项目服务专班,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并将项目落地作为招商引资考核重要内容,重点推进木星时代、简柔、景展等产业项目尽快实现投产。2022年,园区企业实现入规26家。

以贴心服务助企帮企。通过“干部联企”“三问三促”等活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2022年至今,调处涉企纠纷178件,协调办理企业续贷逾6.6亿元。今年以来,园区举办了春季政银企对接会,共为35家企业融资18.7亿元,现场放款5500万元;举办了“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为企业招聘员工1100余人;及时受理企业申请,安排了公租房68套;开办劳动技能培训班1期。

●创优机制加快建设“新格局”

优化园区管理机制。印发了《湘西高新区大部门制改革方案》,围绕松绑减负、聚焦主业、促进发展的目标,内部实行“管委会+部门+办”扁平化运行模式,全面系统推进机构、人事、薪酬、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社会事务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原来16个部门6个事业单位整合为“7部门4中心”,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分流下沉剥离社会事务,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园区赋权事项有效承接落地,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优化园区创建机制。制定《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及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的工作机制。成立4个产业链建设专班,配套5个产业链要素保障小组,从项目招商到落地进行一条龙服务。同时,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目标,实施“创新赋能”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创新能力。

优化人才选育机制。推出“人才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柔性引才”等系列政策10余项,近三年兑现各类人才奖补资金1100余万元,形成园区人才聚集“洼地”;举办“政校企”合作培训、创业培训、劳动技能培训近3000人,先后培育“武陵人才”2人,为企业引进“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2名、科技特派员14名。

●优化服务净化环境“生态圈”

维护企业经营秩序。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得”、清廉大厅建设八条措施,全力推行减轻园区企业“迎来送往”负担五条措施,建立企业“宁静日”等制度,杜绝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建设优质发展环境。建立营商环境监测体系,挑选30个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51名企业负责人担任营商环境监测员,聘请28名园区各领域人员担任清廉监督员,将营商环境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召开“政企面对面”政策说明会,七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园区内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代表解读了相关政策知识,让企业第一时间知晓优惠政策,第一时效享受惠企政策。

开展清廉园区建设。开展新进干部教育谈话、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承诺等活动,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股东式”“母亲式”服务,打造园区清廉服务品牌。建立“双监测”工作机制,聘请了42名营商环境监测员和20名“清廉园区”监测员,自觉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

--> 2023-04-24 1 1 团结报 content_109193.html 1 创建“五好”园区 推进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