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站位高远、思想深邃,擘画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奋进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组织工作新担当新作为。
夯实理论武装,在学思践悟中凝聚新力量。党的二十大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潜心学习坚信念。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高标准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和集中轮训班,通过党校主体班、专题培训等方式,依托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感悟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历史必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思践悟提能力。依托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创新打造“党员直播间”,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深化“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扎实抓好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党员学深悟透报告提出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丰富内涵,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学促行增实效。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服务微站,积极开辟特色课堂,通过组织村干部、“五老”人员、基层党员、妇女小组长,以“板凳课堂”“庭院课堂”“入户课堂”“夜间课堂”等形式,打通理论联系群众“最后一米”,真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心走深走实。
厚植为民情怀,在为民谋利中实现新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建引领践初心。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党的宗旨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继续厚植为民情怀、关注民之所盼、思考为民举措;聚力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做实富民、惠民、安民,聚焦民生堵点、直击民生痛点,把组织部门、组织工作摆进去,跟进服务、精准服务,全力推动各项民生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新机制强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推动党群、微站开放更多暖心举措和贴心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新格局。履职尽责优服务。全力回应百姓期盼,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推行领导干部“联点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承诺服务”、村社干部集中“坐班服务”等服务群众常态化模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情用心用力联系服务群众;致力实现群众满意,认真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全面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强化履职尽责,在实干担当中展现新作为。立足全县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基层党建、干部队伍、人才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围绕中心强组织。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严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管好用好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突出业绩用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在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敢于担当、知重负重、担事任事的干部,大力选拔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扛硬活打硬仗,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坚持从严监督管理主基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着力建设堪当龙山发展重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千方百计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突出育才用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青年人才、本土人才,引导各类人才在建设“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的火热实践中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