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党校办学治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要坚守党校初心,坚持党校姓党,努力推动新时代党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为党育才,着力发挥好新时代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
我们党创办党校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培养骨干力量。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神圣职责,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党校人要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要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严格落实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和党章党规党纪等党性教育,努力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干事创业的党的干部。要不断创新自选动作。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学员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的首倡地十八洞村,耳濡目染,亲身感受新时代红色湘西的深刻内涵和磅礴伟力;组织学员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永顺县塔卧、龙山县茨岩塘,让学员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亲身感受红色湘西的历史意义和镜鉴启示,不负老一辈,奋进新时代。同时,组织精干力量,打造一批立足本地、特色鲜明的精品课优质课。要抓好主题教育。积极配合组织、宣传部门,发挥党校作用,认真做好教育培训、宣传阐释工作,在学懂弄通上发力,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推动主体教育走深走实,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二、坚持为党献策,着力发挥好新时代思想理论建设生力军作用
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是党校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也是党校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独特优势。要“走出去”。充分发挥党校长期积累的教学、科研优势,既在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尽职尽责,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要“请进来”。充分利用广大学员来自基层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这一独有资源,通过科学设置研讨发言、召开座谈会、课后交流、开展调查研究等平台,让学员为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要“续血脉”。立足红色永顺的光辉历史,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永顺县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之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曾在塔卧设立省委党校,采取短训班形式为根据地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权和红二、六军团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党的干部,为加强党的领导、建立苏维埃政权、壮大革命力量特别是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新时代,我们应挖掘这些鲜活的红色资源,总结宝贵的办学经验,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注入红色基因,增强精神力量。
三、坚持从严治校,让党旗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党校姓党是党校最鲜明的特征、最根本的原则、最独特的优势。要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从严治校,确保党的这块重要阵地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要抓好校风和学风两个重点。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纯洁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的亲清关系,把党校建设成最守政治纪律、最讲政治规矩的庄严殿堂。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学习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在党校蔚然成风。要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严把教师教学政治关,实施最严格的教案审查、集体备课、课前试讲制度,坚决做到“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遵循最严格的管理标准,对学员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引导学员勤学好问、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抓好主体和主要两个责任。县委要切实主动扛起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县委书记特别是兼任党校校长的党委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到“挂帅”不“挂名”,及时研究解决党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辛勤耕耘好分内“责任田”,以忠诚履职向党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