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祥
从永顺小溪回来,有人问我,你对小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立马回答,小溪碧水青山、生机盎然的绿,已永久地刻写在我生命里。
小溪是一座绿色宝库。它是世界少有、中国独有、中南十三省唯一免遭第四季冰川侵袭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球重点保护的200个生态圈之一。
来小溪旅游,若没有观赏杉树王、黄心夜合和巴东木莲群,等于没来过小溪。我们是到达小溪当天下午观赏的千年古树黄心夜合和巴东木莲群的。两个景点均在进村公路两旁的半山腰。巴东木莲是珍稀濒危植物,全国野生巴东木莲仅有500余株,我们有幸在小溪一睹巴东木莲群芳容,立马留影纪念。小溪的巴东木莲群面积在全国是最大的,这是小溪人的骄傲也是湘西人的自豪,可惜不是巴东木莲开花季,留下了些许遗憾。
通往黄心夜合古树景点的吊桥正在维修,我们从两溪相夹的水泥桥前往。走在古藤缠绕、林木掩映的双合桥上,犹在画中游,上午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早已烟消云散,我们不觉加快了脚步。儿子儿媳先我们到达古树旁,招呼我们快去欣赏那直径1.9米、树龄高达1500年的小溪“明星”黄心夜合。黄心夜合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树种,我们走近一看,只见树皮灰色,小枝翠绿,皮孔横裂,树姿秀丽葱郁。据说黄心夜合花黄色,有芳香,每年3至4月间,白天盛开,晚上闭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整棵树,除皮和叶子外,里头全是金黄色的。
夜幕慢慢降临,我们身披晚霞,透过古树群枝叶缝隙的斑驳光影,迎着阵阵晚风送来的绿意,行走在返回酒店的林荫道上,醉在小溪的黄昏里……
参观千年杉树王是到达小溪的次日上午,酒店老板告诉我们千年杉树王生长在龙门溪沟的向阳坡上,来回约要三个小时,我们带上饮水和零食迎着朝阳上路了。离开小溪土家山寨,沿着龙门溪流前行。尽管初夏的太阳有点猛烈,但有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峡谷两岸青山如黛,绿意盎然,溪水潺潺,空气润湿,仍然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城市的喧哗,噪声的烦扰,尘世的忧愁,被这绿色世界生发的绿波涤荡得无影无踪。
去杉树王路上最有趣的是越溪过桥。跨越梅花桩似的跳岩,要有一定的平衡力,左跨右跳,手舞足蹈,好似跳起了武术操,也会想起电影里习武人的梅花桩功。走在铁索桥上左摇右晃,好像小时候在河里踩软水,为游客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越往大山深处,绿意愈浓,山林愈静。突然,从远处山坳上传来了竹鸡撒欢的鸣叫声和森林医生啄木鸟“哒哒哒哒”的敲击声,使茫茫林海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幽静,更体会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我们沿着林中游道阶梯爬到山顶,终于见到了1500余年的杉树王,树干粗壮,一米七几的儿子和儿媳牵手勉强合围,估计树的直径有三四米之多。树的枝丫上有两个背篓口大的鸟窝,一对家住长官的夫妇游客告诉我们那是喜鹊窝。我在想,山林树木众多,为何喜鹊偏偏在杉树王上筑窝?答案只有鸟儿才会知道。
站在坡顶极目远眺,一株株正在盛开的杜鹃花镶嵌在翠绿色的崇山峻岭中,热烈火红,突然想起《林海雪原》书里少剑波赞美白茹的诗句,这不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吗?
高山有好水,有水必成溪。小溪山寨究竟有多少条溪谁也没数过,小溪村养蜂人杜金清告诉我,有名有姓的溪流就有五条,分别是小溪、大明溪、泉溪、茶园溪、杉木溪。溪流呈掌状分布,汇聚到小溪,由北往南注入酉水,奔向沅江。
小溪的水特别的绿,是青山的润染,还是绿树的映衬,抑或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使然。只要你往溪边一站,清晰可见溪水里,映出绿的树、红的花、蓝的天、白的云,好似一幅美丽奇妙的山水画,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
沿着溪流游道散步,我来到木莲瀑布前,望着深深的潭水,感觉那种绿和别处不一样。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 “明油” 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由于水潭深不见底,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
我和孩子们徜徉在龙门溪流的游道上,叮叮咚咚的溪水把我们带入了童年时代。孩子们在溪水里翻螃蟹,玩得不亦乐乎,我和老伴捡起小石头打起了漂漂岩,可惜初夏的五月,还有几分凉意,不能下水沐浴,只能下次再来弥补了。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小溪的山是绿的,小溪的水是绿的,小溪的大地是绿的,绿色孕育了小溪人的绿色生活。小溪人的菜园里白菜、萝卜、青菜、辣椒、南瓜、冬瓜、豇豆、茄子等等绿色蔬菜,绿油油,嫩鲜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即扯即炒,清香扑鼻,唇齿生津,余味无穷。小溪山高林密,百花盛开,是野蜜蜂采蜜的天然场地,那里的蜂蜜纯正,是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小溪人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养蜂人杜金清养了一百多箱土蜜蜂,一年收入几万元,最多的一年采蜜900多公斤,收入20多万元。
小溪的绿,大地当纸,河水作墨,也难以描摹得淋漓尽致,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那绿色王国带给你的无限快乐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