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 番 通讯员 田 月
“几尚嘚(苗语,意为加油干),季节不等人……”5月5日,保靖县吕洞山镇排捧村党支部书记龙长金带着乡亲们一起春耕劳作,他一边用铁牛犁地,一边催促大家扯草、播种动作麻利些。
一饱已有期,惟当力春耕。当吕洞山脚下的茶农穿梭茶园的身影日渐消弭时,山上的农民这才彻底忙活起来。
吕洞山镇是保靖黄金茶原产地、主产区,集中分布黄金村、夯吉村等5个海拔相对较低的村落。但在“千尺国度”上,排捧村、翁科村、西游村仍旧以发展传统耕种为主。
“今年我们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抛荒治理、兜底代耕等形式发展种植高山高粱300余亩,预计产量15万斤,带动村民务工就业200人次,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50万大关,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山川、瀑布、古井、老树,做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发展庭院经济,走农旅融合之路。”排捧村副书记龙世勇笑着介绍道。
在另一边的吕洞村,青年龙显文也在望天坡引导着大家耕种着高粱。自该镇开展“春苗行动”以来,他主动请缨,对望天坡近60亩荒地进行耕种,力当守住粮食安全的“践行者”。自此,望天坡上不仅有着云卷云舒、清风与明月、花海与鸟鸣,还多了一份属于耕耘的“幸福红”。
走进西游村,除了忙碌在田间地头,部分村民还有着一份特殊的职业——养蜂人。因为该村海拔高,引蜂、分蜂时间要晚一些。但春意已深,养蜂人早已按捺不住,或制作蜂箱,或上山“放箱”,忙忙碌碌的“春耕”,只为丰产时那份甜蜜。
养蜂大户石求旺笑着介绍了“西游村”的来历。他告诉记者:“传闻孙大圣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因贪恋我们村的高山蜂蜜,便扯下一根毫毛传唤无数猴子猴孙守在龙潭组,确保佳酿不被玉帝老儿抢夺去……”如今该村除了养蜂外,更有一位养猴的老者,悬崖峭壁间跳动的猴群成了当地生态一抹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夕阳西下,翁科村那一望无垠的水田坝子波光粼粼。村民们正挽着裤脚在田里培育水稻秧苗,一列列秧棚排列有序。透过秧棚,竟有些种子吐出嫩绿的新芽儿,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是春耕,不止于春耕,也是苗家儿女生生不息、勇毅奋进,探索“一村一品”、融合发展的生动画卷,更是种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