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5月11日

守护在生命的最前沿

——龙山县人民医院“5·12”护士节特别报道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

◀新生儿科护士田莉为患儿做护理

▲在配药室有条不紊地工作

◀大家积极参与急救操作培训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与患者合影

◀消化内科合影

▶普外科合影

◀普外科护士长唐晓燕(中)为患者指导用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为患者做护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合影

文/ 滕朝辉 李 钊

有一种职业,在生命的最前沿守护着,她们叫做护士。

5月12日,在这个专属于她们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走进龙山县人民医院,看看这些美丽的天使们,去感受一下她们如何以爱的名义守护生命、呵护健康。

美丽的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充满爱心的“护士妈妈”】

海蓝色的地面、安静的病房。

走进新生儿科,让人感觉像家一样温馨。“要乖一点,这样才能长得快、长得好,早点见到你的爸爸妈妈哟。”护士长曹娟正在检查新生宝宝的全身情况。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会语言、体质娇嫩,这要求每一位新生儿护士都要严谨、耐心。曹娟说,在这里,她们就是孩子们的妈妈,用爱守护着他们。

新生儿属于特级护理标准。在这里,30位新生儿护士的眼睛就像是一个个放大镜,每个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大小便、体重、进乳量、氧饱和度都要了如指掌并实时监测。在这里,忙碌的护士们正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着新生儿们的各项生命体征;婴儿吃饭需仪器辅助,有时喂奶一喂就是半小时,宝宝不会说话,需要她们随时查看、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生怕错过每一个小细节……

在新生儿监护室,有的宝宝正在接受蓝光治疗。近年来,早产婴儿越来越多,新生儿科接诊的最低体重早产儿仅有1千克左右,27周就出生了。“以前这样的新生儿都要转上级医院,自从新生儿科成立后,作为龙山及周边县市的新生儿重症救治中心,现在随着医护技能的提升,早产宝宝在我们这里都能留下来治疗护理。”曹娟说。

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绝不只是用双手机械地忙碌,而是用心、用情、用爱,去呵护每一个生命。

护士每次给宝宝翻身,都会和宝宝沟通交流,因为她们相信宝宝能听见世间的每个动静。

【感染内科护理团队:铁肩抗疫捍卫人民健康】

不忘抗疫使命,坚守医者初心。

2003年抗击“非典”。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

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战斗中,都有感染内科医护人员的身影。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龙山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感染内科医护人员全员取消春节休假,主动投入抗疫任务——

轮番在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点、隔离酒店、核酸采样点值班。

迅速腾空老院区的传染大楼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集中隔离治疗病区……

2022年10月,战役号角再次吹响,感染内科主任刘广元、护士长彭娜娜与同事们主动请缨参加隔离救治工作,极大提振了该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信心。年轻的护士黄钰梅更是临危受命,代表龙山县医疗队逆行出征支援怀化抗疫,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战“疫”关键时刻,感染内科护士长彭娜娜,长期战斗在隔离病区。

2020年疫情开始时,彭娜娜才27岁,女儿才刚出生。她还是一位军嫂,丈夫是一名现役军人,夫妻二人一直分居两地、聚少离多。为不影响丈夫工作,年幼的女儿只能交由外公外婆照看。感染内科原护士长向春秀介绍:“感染内科的每一个护士姐妹都特别坚强,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大家始终拧成一股绳。”

如今,疫情的阴霾刚刚散去,新一轮的流感就接踵而至。从今年3月开始,感染内科接诊的流感患者不断攀升,最高峰时,每天的住院人数竟高达200多人次。感染内科护理团队忙得连轴转。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尽管有时连两三百斤的氧气罐都是自己推运,但大家依然尽锐出击,因为她们清楚:“既然选择成为一名感染内科的护理人员,就要恪尽职守,护好群众的健康防线!”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做患者心灵的抚慰师】

一身素洁淑雅的白衣,诠释着护理职业特有的内涵。

一份神圣的职责,激励着对生命与健康的坚守。

消化内科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多、出入院频繁,护理工作量大,且队伍年轻化,但是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部的指导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肯吃苦、讲团结、愿奉献、能战斗、充满青春活力的护理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内科病房被医院评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在全院护理理论考试中,科室多名护士考进全院前列。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护士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打针、发药,铺床。事实上,除了打针发药以外,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护士长邱园解释。

来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很多都伴有不良的情绪;只有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心情,才能促进疾病的康复。消化内科的护士,不仅仅要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热心,积极主动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让患者在温暖和安心中踏踏实实地配合治疗。

她说:“作为一名消化内科护士,不仅仅要成为患者身体的医者,更要成为患者心灵的抚慰师。”

【普外科护理团队:爱护在左,坚守在右】

在普外科病房里,有这样一群平凡但不寻常的天使。她们既有天使般的柔美温婉,也有战士般的顽强果敢,她们有爱心、有朝气、能吃苦、能耐劳;她们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每天清晨,当人们走进洁净清新的普外科病区时,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温暖的家,大家相互问候,一起面对疾病、积极治疗,一起迎接幸福、迎接健康。

“敢担当、能担当就是我们科室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团队始终坚持的信念。”谈及普外科有何特别之处时,护士长唐晓燕显得十分坚定。

唐晓燕清晰地记得, 2023年的1月,自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医院迎来就诊高峰,不得不对临床科室作出紧急调整,将原先的肝胆胸外科改为重症二区,将原先的肝胆胸外科与普通外科进行合并。合并之后医院坚持患者“生命至上”和“不得推诿病人”的原则,全力确保住院患者的诊疗安全和护理质量。

当时,科室走廊上都加满了病床,医生、护士分别带领各自的团队查房,看似与平常无异。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医生还是护士,都带着疲惫,不时发出一阵阵咳嗽声。唐晓燕介绍:“科室的医护人员基本感染了新冠病毒,都是带‘阳’上班;在那段日子里,由于科室护士人手紧张,怀孕近9个月的姐妹邓微,依然带病坚守岗位。 她在怀孕期间,患上了肾积水,在本院泌尿外科做了置管手术,当时引流管都还在体内,加上又感染了新冠病毒,久站、咳嗽都会导致漏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每天都需要穿着纸尿裤上班。”

爱护在左,坚守在右!

无论任何时候,普外科护理团队的13名护士秉持着初心,用真情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用责任兑现着“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铮铮誓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同“呼吸”、共成长】

都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琐碎,是个又脏又累的科室。无论春夏秋冬,科室的走廊几乎都满床,加班加点也成为呼吸内科人的家常便饭,但她们从未抱怨、任劳任怨。每当人们来到这里,看到整洁的病房、温馨的布局,温柔的护士笑脸,都说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近年来,随着慢阻肺、哮喘、气胸患者的逐年增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精通和专业——在护士长杨永雁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理论知识、无创呼吸机及其它仪器的操作技能,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护理劲旅渐露风采。

“我们从最初的2台无创呼吸机增加到现在的19台呼吸机、2台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科所有无创呼吸机一直是连轴转,每天用呼吸机的患者高达20多人,挽救了数名危重病人的生命。”杨永雁介绍:“现在,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已成为呼吸科的常规操作,为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福利。”

为规范呼吸慢病的精细化管理,该科室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及健康宣教资料,患者入院时的健康宣教,住院期间的专业指导,出院时的指导、出院后的回访,无不体现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每一项工作都怀着对生命的敬畏。

深水静流,润物无声。

龙山县人民医院在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卓越服务示范医院的创建等各项工作过程中,全体护理人员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龙山县人民医院护理团队正满怀信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新时代以崭新的风貌继续践行“南丁格尔誓言”,为龙山县及湘鄂渝周边地区200余万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护理之力!

--> 2023-05-11 ——龙山县人民医院“5·12”护士节特别报道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0290.html 1 守护在生命的最前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