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发军)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教育阶段过渡的衔接,近年来,保靖县按照《湘西自治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要求, 采取三项举措稳步推进全县“游戏活动和幼小科学衔接”两项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目前,该县在园幼儿6502人,其中公办幼儿占比52.71%,普惠率89.7%,三年毛入园率87.34%,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州前列,幼小衔接工作经验在全州推广。
深入探索,优化游戏活动。该县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持续深入探索游戏活动和幼小衔接相互融合,创设游戏环境、优化游戏课程、科学一日活动、营造教育契机、拓展实践活动,并将入学准备有机渗透于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初步形成试点特色,引导大班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让幼儿平稳过渡,做好幼儿身心准备、社会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为入小学打下基础。
课题引领,助力试点加速。鼓励试点园(校)积极申报规划微课题、园所同步开展了幼小衔接课题研究,在游戏活动中整合幼小衔接的相关经验,截至目前,该县幼儿园共开展“游戏活动和幼小科学衔接”微课题16个,发表论文32篇,通过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试点园领头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各幼儿园的学习积极性。
片区联动,共享试点经验。分三步走:第一步,关注儿童需求,做好“幼小衔接”。走出去,定期开展小学教师进课堂和“幼儿园一日深度观察”活动,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孩子;请进来,结合毕业季开启“共赴成长之约”的旅程活动,在沉浸式的小学生活体验中,帮助幼儿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小学;巧游园,学校组织“游校园、乐闯关”活动,幼儿独自完成“语言表达”“团结协作”“逻辑思维”“动作平衡”的闯关活动,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第二步,创新学习模式,做好幼小衔接。顺应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化、情境化和生活化的学科学习活动和学校综合活动。学期末开展大型多元测评活动,采用“游园”的形式,实现学生素质评价、个性展示、全面发展。第三步,发掘适应课程,迈好幼小衔接“关键步”。各学校为一年级新生量身定制入学适应性课程,在真实情境中经历与感受,较快融入小学生活,设计“开学第一课”“在线课程”,帮助新生能以更积极的情绪、更良好的身心投入到小学生活中。同时,试点校创设心育辅导室,组织强大的心育教师队伍、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一对一心育活动,让一年级新生逐渐熟悉校园,以更加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截至目前,该县收集整理典型游戏和相关文章280余条;定期开片区集中教研、观摩研讨、开放交流等活动48场次,辐射1100人次;全县幼儿园游戏活动在省、州、县级等多家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报道、转载,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