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顺
根在谷底,魂在峰巅,司城之心,芙蓉笑脸。武陵风骨飘逸着酉水的灵动,缠绵的酉水紧紧环绕武陵的腰肢。山路经络密布,水路血管通畅。奔腾百里的热血乳汁,养育了挺拔如山的土家儿女和曼妙如水的民族风情。
武陵雄峻,酉水绵延。一个多灾多难的少数民族驾着云帆从远古蛮荒的惊涛骇浪中驶来。篝火熊熊,刀剑映雪,冰锋刺骨。毛古斯,文明活化石,一根茅草连着远古洪荒,磅起岁月的重量,托起溪州铜柱的硝烟,矗立东南第一战功的牌坊。摆手舞,耕樵渔猎文化的精粹,左手捏着武陵山上的旭日,右手握着酉水河中的银盘,把武岭细浪缠在腰间,河流玉带挂在胸前,翩翩起舞,湮没在历史长河的八百年司城从梦中惊醒,在纤指间欢飞。司城不老,万马奔腾的塑雕;司城不朽,岁月沧桑的歌。
崇山峻岭中的老司城,挂在瀑布上的芙蓉镇,跌宕起伏的茶马古道,土家儿女繁衍生息自强不屈的大舞台。山路崎岖,人生跌宕。锄头挖掉荒凉,柴刀砍断流云,背笼背起大山,扁担挑起山梁。你听,逶迤莽莽的原始森林中传来“叮叮当当”伐木声,“嗨哟嗨哟”的拖木号子,应山应岭的山歌,粘人的羊咩牛哞和呼爷唤崽的长腔短调。
你看,炊烟升起,油灯闪烁,寒风撕扯吊脚楼,老母妻儿团坐火塘,吃着烤涨儿的糍粑,啃着飘香的红薯,一碗水酸菜吃出山珍海味的真情。火炕上滴油的腊肉“滋滋”冒烟,香味紧催骡子客和放排汉早日归来。淳朴善良的山民们用原始的工具播种文明,播种希望,书写吃苦霸蛮的生活画卷,演绎世外桃源的祥和温馨。
林海莽莽,绝壁千仞,藤蔓蟒蛇缠绕,荆棘刀剑丛生,大自然厚德载物,隔山隔水,深闺大美无人知。
拂开岁月的云烟,在古道上寻觅消失的驼铃,兽吼,山歌,蝉鸣……一桶桶桐油、一匹匹西兰卡普,一幅幅大美风光,这些湘西土特产被骡子客一坨一坨折叠打包,横架骡背在王村上船,跨酉水、过沅江、奔洞庭,运往全国各地,留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船工号子和奔腾不息的英雄壮歌。背影匆匆,足印深深,灵动崇山峻岭,鲜活峭壁荡秋的月影。瀑布,大海献给大山最美的哈达,额头皱纹的月辉比溪水泡软的月亮更圆更甜。
雪染山岭,寒风刺骨。山鹰驼铃抱团取暖。赶骡少年回望故乡,摘叶吹笛,音符高亢把叶子从鹅黄、嫩绿、清翠吹成从树上掉下来的火焰,铺满一地厚厚绵绵的乡思。淙淙泉水吟唱冷月的忧伤,潺潺溪水默念乡村生活的婉约,马蹄声,鹰啸声,林涛律动,竹影婆娑,此起彼伏。
夜晚,骡子客山风煮茗,对月当歌。天当被,地当床,乡愁是精美的晚餐。扬起古铜脸,扯开嗓子,吼出应山的雷鸣。寂寞的石板路飘逸着女人丝帕一样绵长柔软的深情,无聊的风荡起大山饱满圆润的万种风情,一弯新月把土家山寨钓得风生水起。
林海莽莽,人烟稀少,盈耳鸟鸣兽叫,满目风啸龙吟。月光的冷铁撞击心房,梳理光滑的鳞片,撩起骡马乱蓬蓬的鬃发,那些冰凉,如驼铃,似虎啸,轻叩夜的宁静,在梦里撕开雷霆闪电。
冷月高悬,篝火起伏,万籁俱寂,把酒问月,此时此刻,月光柔软,泪眼迷蒙。骡马啃着青草,骡子客咀嚼着青草的梦,参天大树结满茅庐驿站如雷的酣声。
雄鸡报晓,明星闪烁,光芒蓦然一闪,月光牵手伴我返乡。骡马走过的地方,梦想肥沃,驼铃清澈,灵魂洗濯。
时光不老,岁月如歌,人生如梦。现在,我愿成为武陵山中一匹默默跋涉的骡子,我怀疑自己前世就是一匹犟骡子,我还怀疑,我下辈子也会投胎成为一匹更倔犟的骡子,在山路上书写一生坚守的情愫:我牧骡一晨,骡牧我一生,以飨倚门而望的白发,嗷嗷待哺的婴啼,摆手舞的缠绵……
群峰巨浪冲浪,波峰浪谷信步,一浪接一浪,一支又一支驼铃在云岭上唱着盛世繁荣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