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5月18日

茅坪阻击战(上)

黎 代 华

题记:民国时,龙山的茅坪有上茅坪、下茅坪之分。上茅坪即庆口坳村,下茅坪即龙冠村,因多生茅草而得名。湘鄂川黔省茨岩塘时期,庆口坳村、龙冠村是茨岩塘西南门户,是防止国民党军从县城经洗洛、茅坪、水沙坪进攻茨岩塘的重要军事关卡。1935年4月至12月的9个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十八师先后派驻红五十三团、红五十四团进驻茅坪。

1935年11月22日—28日,在茅坪庆口坳、炕头山,红十八师第五十三团、茅坪游击大队与进攻茨岩塘的国民党军展开激战,有效地捍卫了中共湘鄂川黔省特委机关、红十八师师部驻地茨岩塘,史称茅坪阻击战。它是茨岩塘保卫战的前奏,有效地策应了红二、六军团突围南征。

1935年6月—10月,红二、六军团通过实施“围城打援”(围宣恩——城关,战忠堡;围龙山——首善,击湘鄂)战略,先后取得了忠堡、小井、象鼻岭、胡家沟、招头寨、板栗园、芭蕉坨战斗的胜利,击溃国民党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通过“东征”,红二、六军团占领了石门、澧县、津市、临澧县城,威逼常德、长沙。

红二、六军团的“围城打援”、“东征”战略的实施,让何键胆颤,让徐源泉错愕,让蒋介石惊慌。

1935年10月8日,蒋介石下令成立宜昌行辕,委派陈诚任行辕参谋长,代行蒋介石职权。陈诚将“围剿”各军部署于北起宜昌、南至黔阳、东自南昌、西到毕节的广大地区防止红二、六军团向东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向西步中央红军后尘长征,向北渡长江进入川陕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或回师洪湖,恢复湘鄂西苏区;并封锁东南,不能突围。陈诚将“围剿”分为“进剿”军和“堵剿”军。“进剿”军由蒋介石嫡系、半嫡系中央军为主,装备优良;“堵剿”军为湘鄂两省军阀部队,依碉堡竭力活动,以配合“进剿”军进攻。

陈诚部署:以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和樊松甫纵队,由临澧新安经石门皂角(皂市)向磨岗隘(磨市)逐个筑碉前进;以王懋功第二十八师据碉堡在慈利活动,防红二、六军团向东突围。同时,以一部兵力据碉堡固守走马坪、五峰、渔洋关、子良坪一线。何键所部3个师固守龙山洗车河、保靖、永顺、大庸、石门之间碉堡。徐源泉所部3个师又4个独立旅固守鹤峰、走马坪、沙道沟、来凤、龙山的碉堡。慈利、石门间由何键加派保安队防守。妄图将红二、六军团逐步压缩、聚歼于龙山、永顺、桑植之间。

随后,陈诚指挥22个师又5个旅130个团20余万人,加地方保安团共约30余万人的“围剿”军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

这时,红二、六军团总兵力只有2万多人,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力量,湘鄂川黔省委、分革军委决定:退出根据地,向湘黔边转移。

1935年11月4日,湘鄂川黔省委、分革军委在刘家坪召开联席会议,决定:

一、离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转移到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地区活动。

二、新组建红五师、红十六师2个师部和5个团。

三、改编红十八师,下辖2个团。

四、组建中共湘鄂川黔特区委员会。

五、命令湘鄂川黔特委、红十八师留守根据地策应主力实施战略转移,刘士杰随特委行动。

11月5日,国民党宜昌行辕划定封锁区,发布密令。

11月6日,王震在茨岩塘主持召开湘鄂川黔特委、红十八师联席会议,传达刘家坪会议精神,宣布特委、红十八师领导班子:张正坤任特委书记,严汉万任副书记;张正坤任红十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刘风任参谋长,李信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十二团、红五十三团。樊孝竹任红五十二团团长,刘诚达任政治委员,魏成德任参谋长;刘风任红五十三团团长,余立金任政治委员,苏鳌任参谋长。

同时,指示红十八师向西南佯动,牵制敌人兵力,尽可能掩饰主力向东南突围的意图;从军团调配1部五瓦电台给红十八师,组建了以军团无线电大队报务员黎东汉为队长的红十八师电台队,增强情报工作;相机突围,与主力会师。同时,指示张正坤要严防刘士杰叛变投敌。

随后,张正坤率红五十三团一营从茨岩塘出发,向洗车河、保靖出击。

樊孝竹率红五十二团二营500余人从兴隆街出发,向鹤峰进攻。

刘风带领红五十二团三营进攻招头寨国民党军。

新三十四师师长陈渠珍向何键告急,调动沅水、澧水敌军阻击。

驻防酉水防线的国民党军信以为真,纷纷撤离酉水向城镇撤离,凭险据守。

(未完待续)

--> 2023-05-18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0734.html 1 茅坪阻击战(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