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6月04日

凤凰县菖蒲塘村

果乡“三变”

▲柚子丰收果农乐。 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吴东林 摄

◀菖蒲塘村的水果采摘体验园。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 谆

初夏时节,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绿荫铺野,果园里猕猴桃、柚子树等新果长势喜人,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夹裹着淡淡的果树香味。

菖蒲塘村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视察,叮嘱乡亲们“依靠科技,开拓市场,不断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多年来,菖蒲塘人牢记嘱托,通过不断实践,在做深“果子”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出以多彩农旅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绿色景观产业三大文旅产业赋能脱贫致富,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果乡“三变”迎来山乡巨变。

“荒原”变果园 多彩农旅产业越来越旺

菖蒲塘村的脱贫致富史,是一部甜蜜奋斗史。

甜蜜来自水果。菖蒲塘村有红心蜜柚、猕猴桃、葡萄等8000亩特色多彩果园区。以此为核心,还规划打造集现代智能育苗试种区、特色果品展示区、休闲观光采摘区、生态餐饮服务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精品产业区,让游客可入园观光、入园学习、入园采摘、入园品尝、入园游乐,实现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深度融合。

“现在增收方式多元化,我们越干越有劲!”村民田茂华为幸福生活奋斗已习惯了“三线操作”,他一边种水果,一边“飞地”育苗,一边还担任农旅研学顾问,年收入达20多万元。像这样的例子在菖蒲塘村还有很多。

村里612户贫困户在党员、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帮扶下发展农旅产业,现如今都摆脱了贫困,搬进新房、开上小车。2022年,仅柚子、猕猴桃两项产值,就高达3800余万元。

此外,州农业优质种苗科技繁育中心也落户菖蒲塘村樱桃组,项目建成后,年收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10万农户发展特色农旅产业。

“石头屋”变红院子 红色文化产业越来越旺

正午,菖蒲塘村红色农家院炊烟袅袅,石头垒砌的院落里客来客往,人声鼎沸。

菖蒲塘村把红色基因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利用菖蒲塘村红色元素、品牌影响力和农旅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变“活钱”,由村集体将村里常年闲置的石头房子开发成红色农家院。

红色农家院设有思源厅、振兴厅、红色厅,可同时为170余人提供研学、餐饮等服务,形成了重走一次红色线路、观看一次宣传汇报片、品尝一杯当地农产品蜂蜜柚子膏、参观一次乡村振兴展览馆、上一堂红色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体验一餐红色餐的“七个一”精品红色文化产业。

“以前在外面馆子做事顾不上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当大厨,每月拿5000元工资,我非常满足。”厨师龙建国笑得美滋滋。

“石头屋”变红院子,不仅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如厨师、服务接待、环卫等就业岗位,更带动本地区农产品发展。仅2022年底至2023年初出产的第一炕腊肉,就销售了1000余公斤,为村里带来近15万元收入。

“危崖”变景区 绿色景观产业越来越旺

菖蒲塘村内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其中以飞水谷景区最为出名。

飞水谷景区属于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融合的典范。

为了用好这块“国”字招牌,菖蒲塘村积极引进凤凰旅发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市场化融资渠道、投资理念、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优势,稳步推进飞水谷景区发展,完善飞水谷景区观光栈道和旅游停车场建设,不断丰富景区内容,积极引客入村。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实现总收入80多万元。

三大文旅产业交织发展,合力赋能乡村振兴,菖蒲塘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省级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村。

新时代的菖蒲塘村幸福满家园。

--> 2023-06-04 凤凰县菖蒲塘村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1742.html 1 果乡“三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