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 域 通讯员 甘秀珍
五月初夏,烟雨蒙蒙。云山雾海中,翠绿的油茶随风飘摇,漫山的黑羊低头吃草,四散劳作的农人唱起动听的土家歌谣。“云遮雾绕山水青,山色青青路难行,如今来了远亲人,披荆斩棘助振兴。”这是属于水田坝人的幸福,也是属于长沙县驻水田坝镇帮扶工作队的荣耀。
水田坝镇“九分山水半分田”,人多、田少,自然环境恶劣。自2017年以来,长沙县派驻三支工作队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抓产业、优环境、树标杆,迎来了镇美人富的山乡巨变。
“百里挑一”担重任
“我们报名参加对口帮扶的有100多人,竞争激烈,必须要有以一当百的决心。”长沙县驻龙山县水田坝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黄鹏感叹,从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脚底沾满了泥土,心中充满了激情,肩上扛起了重任。
12年来,黄鹏一直在基层工作,乡村就是他的主战场。2021年,来到水田坝镇的第一天正值星期六,他和队员阳潇麟顾不得收拾,立刻下村走访熟悉情况。
入目皆山,转了一弯又一弯。“没资金、没规模、没销路,哎,有梦想又如何。”来到枫坪村,他们遇到了满脸愁容的养殖户涂启勇。四处望去,只见一堆堆羊粪和两个简陋的羊舍,这便是整个基地。养殖户的困难,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3个月的时间,他们走遍15个村(社区)、25家企事业单位,访谈42位种养殖大户,306名干部群众,并围绕发展壮大油茶产业,走访龙山县、浏阳市、绥宁县、邵阳县、桃源县、永顺县、攸县等7个县(市),实地查看8家大中小型企业(作坊),访谈企业家和干部群众78人。
“磨坏了两双皮鞋,颠破了四个车胎,行程一万余公里,才完成两份62页的调研报告。”黄鹏知道,现实的困难远超这62页纸上的记录,这条路,不好走。
土地多田地少,户籍人口多劳动力少,资源多效益少,输血多造血少,“四多四少”,这是工作队经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摸清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重点和仍然存在的主要矛盾,他们开始对症下药。
扑下身子扎实干
“逮,这些都不是问题。”看着手中的调研报告,黄鹏一脸坚定。
“逮”,是黄鹏学到的龙山话,可以是“干”“吃”“玩”等不同的意思,表达着龙山人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事的一种精神气儿。
“我们要把这‘四多四少’逮成‘四敢四新’。”两年来,工作队在长沙县委主要领导实地调研指导下形成“125”的帮扶思路,打造长沙县对口帮扶乡村振兴标杆区。两人拼着一身“四敢”精神大开大干,“两业”发展、“环境提质”“消费升级”“交流进步”“飞地创新”等一一成为现实。
两年来,长沙县投入帮扶资金2550万元,引入社会投资400余万元,帮助水田坝镇完成污水处理厂、集镇提质改造、中湾村人居环境整治、黑山羊和湘西黄牛养殖、茶油(菜籽油)加工厂等对口援建项目12个。水田坝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截至今年4月,实现黑山羊规模化、智慧化养殖,存栏达10000只,成为湘西州养殖规模最大镇,每年分红达4.25万元;建成千亩油茶示范基地、百亩烟叶高产示范基地,培育百亩中药材基地、莓茶基地,拉动中湾村、枫坪村、车拉坪村3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长20万元;完成“乌龙界珍馐”“长龙一家亲”等品牌打造,产品上架“832平台”“乡村振兴馆”,参展“农博会”“年货节”,消费帮扶金额达178万元;成立长沙长龙同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10家龙山企业集中签约,上线阿里国际站和中国制造网,销售百合、茶叶、土家织锦、黑山羊、茶油等43类68种产品,取得销售近11万美元的不菲成绩。
“这两年,他们逮辛苦了。产业起来了,老百姓富了,村子变美了,我替父老乡亲感谢他们。”谈起镇里的变化,该镇党委书记彭宾芬有说不尽的感激。“从没想过我的黑山羊能走进农博会,走向国际市场。”如今聊起产业,涂启勇愁容不在,在带动1202名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奔富裕路的同时,他主动担负起全国武雪山羊保种的项目任务,让更多大山中的“珍宝”走出山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以心换心结硕果
“村里怎么建设我不管,我的地不能毁。”
“我的院子再怎么乱你们也管不着。”
……
中湾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时,工作队遇到了硬茬。圆桌会、院坝会、屋场会,工作队吃在村里、歇在村里,家家户户上门协商,说收成、话家常,把脉问诊,解开了村民心中的顾虑,断头路得以修通,荒地乱林得到整理,旱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看到村里的变化,62岁的老党员黄全英带头清理桂花林里的杂草,号召村民整荒地、种茶苗,发展庭院经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21年,中湾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他这一辈子,难啊!”说起左腿高位截瘫的脱贫户宋顺华,村民们连连摇头。妻子离家,两个女儿身患俗称“玻璃人”的先天性脆骨病,每月需花费高昂的治疗费,另有85岁的父亲需要赡养,50岁的宋顺华历经几年的帮扶后,生活仍显拮据。了解情况后,黄鹏当即联系长沙县残联,为两个孩子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联系治疗的医院,并为宋顺华找到企业销售蜂蜜和腊肉。山货有了稳定销路,大女儿考上了高中,这位土家汉子泪光闪烁,微信名也改成了“生活更美好”。“有你们的关怀就有希望、有未来,谢谢你们。”看着手机里宋顺华发来的话,处在异乡的两人倍感温暖。
真心付出,换来硕果累累。工作队连续两年被龙山县委评为对口帮扶优秀单位,黄鹏和阳潇麟连续两年考核评为优秀,黄鹏被团省委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评为首届“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在全国青马工程农村班分享对口帮扶故事,作为乡村振兴代表参加湖南省五四青年座谈会,成为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推荐人选。阳潇麟则与前来送教的泉星小学姑娘姚婷相遇,缘定于志同道合的乡村振兴事业。
“帮扶一阵子,感情一辈子。”黄鹏与阳潇麟,捧着一颗心来,满载异乡真情。“乡村振兴是一辈子的事业,换个地方,我们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