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凯 田 甜
那必村位于永顺县灵溪镇,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区位优势突出,张花高速、230 省道从村里过境,张花高速抚志出入口位于该村内,紧邻八百年土司故都老司城,距张家界、芙蓉镇和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均在半小时车程以内。
村落四面环山,整体形态与山体紧密依存,村内有大小山塘两个,一半种植荷花,一半用来养鱼,土家吊脚楼群簇拥环抱着山塘,建筑沿山体等高线逐级布局,高低错落,空间环境变化丰富,呈“荷塘伴月、古屋漫山”的衍生格局。穿过整个村落的山涧溪流与寨外的山、田、路相连,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一
每一个村庄,其名其意自有独到的特色。就像那必村,初听甚是不解,吸引着你一探其究。
何谓那必?那必是土家语,为“小路”之意,可见这是一个土家族聚居村落。村庄位于永顺县东南部的灵溪镇辖区内,背靠灵溪镇抚志片区最高峰摩天岭,由大、小卡科寨,王家湾、彭家湾等组成。以农业种植、烤烟和养殖为主要经济产业。
进入村庄,方才真正体会到小路其实不小。张花高速、龙吉高速贯穿全境,村间道宽敞干净,产业路纵横交错,就连入户路也感觉不出其“小”之态。这应该是时代的演变使这小路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呈现出条条大道通山外的画面。
村庄四周群山逶迤苍翠,一栋栋土家吊脚楼散落在绿树间,横跨小河的风雨桥翘角飞檐。大大小小的荷塘分布在村庄各处,一到夏天,荷花相继开放,红白相间,煞是惹人。
白居易有诗云:“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那必村所呈现的尽显一幅江南水乡的动人画卷,与苏杭的特色之美可有一比。所以,2018年评为州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同年又被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
作为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其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观在这里巧妙地相会交融。
木质民居建筑成为村庄一道耀眼的风景。全村清代建筑2栋,民国时期的4栋,建国至1980年以前建筑共50栋,1980年以后所建10栋。
建筑制式多为一正二厢和一正一厢,三开间、五柱四棋、穿斗式木架结构,有的配有吊脚楼,部分建筑装饰窗花,或为圆形图案,或为万字格,图案间的双龙或蝴蝶凌空翱翔、栩栩如生,寓意四方来福。
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洗刷、沉淀,依旧延续着生生不息的自然光艳,展现出不假雕琢的原汁原味古村落风貌。
相传,那必村过去是土司王朝58旗下380峒之首,堪称土司王朝第一峒寨,这从村落诸多还遗存的自然元素中可窥一斑。
村落百年古树,依旧直抵云霄;百年古井,依然清流汩汩;百年古塘,苔藓依旧。村子边上的沅子洞、竹岩洞,宽敞且深,潮湿凉爽,曾经在土匪横行的特殊时期为村民躲避的首先地方,也为村寨小孩平时避暑捉迷藏之地。
细细目之一切,那必的古村落风貌自然会被你钩沉得清晰可触。
三
当然,随着一系列美丽乡村创建的铿锵步伐,如今的那必村已经步入了美好时代的高光时刻。
2017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那必村请来省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州建筑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入村调研,制定了“以村带农、以农带旅、以旅带村”的产业发展策略。
2020年,村里围绕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创建格局, 开启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的那必村,如一颗镶嵌在山坳里的明珠,可谓光耀四射。
基础设施完善。完成村组道路硬化,新修了户间道和机耕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施了安全饮水全覆盖。新修了水池,改厕全面清零,并同步实施完成了苦列花园石板路铺设和进园公路扩建项目等。
支柱产业喜人。先后成立云合油茶种植、昌隆山羊养殖、蜜蜂养殖、烤烟种植、创禹种养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能人带头、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为利益连接,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养殖山羊900余只,种植烤烟500亩,发展油茶2000余亩。
环境美了,产业强了,生活美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随着越来越旺的名气,旅游业逐渐火了起来,源源不断地引来了众多游客。
那必村已由一条“小路”的简单意思升华为四通八达的辽阔,完成了从简单走向繁华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