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 刚
1
夏天到了,凤凰古城又一次“火”出天际。
还真不是天气“热”出来的,而是旅游“拱”出来的。
但既然我都说“又”了,按说不至于大惊小怪。往年,只要没有遭遇不可抗力,凤凰古城内游人摩肩接踵,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然而游走在凤凰街头,总感觉怪怪的,今年,必须什么不同,才对。
一面导游小旗从虹桥前往沙湾,旗下一队大妈游客匆匆而行,少了以往那种个个都如宇宙中心般傲娇优越感的精气神,以某种“逃”的意味,迅速消失在人流之中。
嗯,今年凤凰街头,导游小旗旗貌似少了很多。
嗯,今年的不同,应该就在大妈游客的表情里了。
2
声明:这里,没有强怼年长女性游客的意思。“大妈团”指的是旧模式下的低价旅游团,其团员通常以年长女性为主力,半世纪以上的人生阅历,迫使她们在自顾身份的同时谨慎消费,且对于若有若无的青春有强烈展示欲望。
那么,为何在凤凰的大妈游客失去了往年的神采?
因为整个凤凰古城,但凡路边只要露出一丢丢沱江江景,那位置就必然被穿着民族服装、妆容精致的年轻小姐姐占领,每一个都是“90后”软妹子,或者容颜身姿天赋异禀到可以伪装“90后”的修仙大妈,她们在穿着制式背心的摄影师指导下,摆各种POSE,做各种表情。
年轻就是好啊,年轻就是美啊,年轻就可以随便一个眼神杀,秒聚周遭无数人的目光。
你要敢露出10米的江景,我就敢站齐10个窈窕妩媚的青春娇躯拍照,靠里坎还另有10个以上的小姐姐排队等位置——凤凰旅拍,正在以超级盛宴的姿势,铺天盖地于每一个有风景的角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这样阵容强大战力强悍的青春队伍,很容易让人产生“三十恨老”的自惭。大妈之“落荒而逃”,非战之罪也。
而与此配套的是,仿佛一夜之间,凤凰就冒出了蔚为壮观的数千名摄影师,震撼。
3
90后,00后,长大了。
这是“Z世代”的时代(“Z世代”,网络流行语,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这是玩手机长大的人替换玩泥巴长大的人的时代。
他们被追着喂饭长大,看沉浸式数字艺术,玩小红书、抖音、快手。他们可能偶然刷到一个视频,看到某个地方“好漂亮”,马上就可以“好想去”,然后迅速打包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旅拍,就是“玩手机长大的人”当前最流行的自我实现方式之一。
其实不止旅拍。“Z世代”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十分多元,乐于拥抱数字产品,钟情元宇宙、虚拟空间等新奇体验。他们以“玩法”为驱动力,愿意为高品质的服务与体验买单:户外,主要是露营、运动、旅拍;室内,主要是剧本杀、密室逃脱、看展乃至餐聚。
“莫欺少年穷”——虽然年轻人个人经济实力不足,但挡不住他们家长经济实力强悍啊,所以他们的消费力绝对是杠杠的,消费态度超爽快,不黏糊。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轻人“报复性出游”报告》显示,年轻人的平均出游预算高达14774.3元,不愧是“倾家荡产也要造”。
有意思的是,其中30岁左右女性的出游预算,已经高于同龄男性。
4
年轻人占领的,又何止是凤凰的沱江岸?
在长沙,在淄博,在成都,在深圳,在大理,但凡“热”景区,一眼所见,几乎全是阳光帅气和青春靓丽,中年以上的“油腻人士”零星而已。其中最潮的景点,“零星”表示无限接近于零。
年轻一代的崛起,正在从“需求侧”深刻改变旅游业内在逻辑,从模式到产品,从内容到营销,全面重塑文旅业形态。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得未来。
曾经扭曲到讨好和忽悠“大妈团”的中国旅游业,正在回归正向的轨道。
回到凤凰。尤其可贵的是,凤凰“旅拍”并非当地刻意“创新”的业态,而是由需求自然孕育出来的业态。凤凰所做的,“仅仅”是为这个业态提供了合适的场景“而已”,并于2023年6月8日,率先在全国推出《旅游拍摄服务提供规范》团体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旅拍行业的火爆,从而带动景区全面火爆。
大家都是旅游景区,一个小姐姐多一个小姐姐少,你选哪个?
凤凰这一脚,踩得好准。